学会和命题人一样去思考-谈思维的深刻性

下象棋的啟示:下過象棋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遇到高明的棋手,能比我們多看一步棋,只要對方不無謂失誤,我們是很難取勝的。象棋大師能一眼就能看出我們每走一地的意圖,所以我們普通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傳說中的八仙呂洞賓能一眼看18地檴,所以凡人根本與他無法匹敵。如果我們在解題上能夠和象棋大師下棋一樣,一眼能看出命題者的意圖來,還有什麼樣的題目解決不了呢?

你知道老師是如何命題的吗?

你见过老师是如何的命题的吗?每年期末考试考试前,特别是大型的考试前,(比如高三一模和二模考试前),各地级市都要调一部分老师去教研室去用几天的时间一起集中命题。对于老师来说,命题是一项严肃慎重而又复杂细微的工作,需要科学设计,周密安排,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为保证试题质量,一般大型考试的命题(比如高考或是高考模拟高考)都要讲究原创为主,并绝对避免命题时东拼西凑和杜绝命题时的敷衍塞责现象。

命题是项针对性很强的活动,起始于目的,目的是命题的灵魂。这些目的包括,考察学生在预期的学业水平上所达到的程度、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学生的学习等。而不同的目的直接影响试卷的难度,如地区统考中的高考模拟测试难度就可能比会考模拟测试难度大。可以说,命题目的的引导作用贯穿于命题的整个过程。

命题以前一般先要集体拟定命题计划。拟定编题计划,又称设计试卷蓝图。它是测试大纲在命题环节的具体化,因为大纲只是对测试的内容、范围、题量、题型、试卷结构、时限等,作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只能视为一项系统工程的总体方案,为测试提供了依据,但对于编制试题还必须有具体翔实的施工蓝图,方能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编题计划一般是通过“双向细目表”来体现的。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能力层次;二是具体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合理地确定考查的各知识点在能力层次上的具体要求,以及它们在整个试卷中所占比重和采用的题型等。可见,制定编题计划要解决三个问题:

1.确定能力水平层次

能力水平反映了测试中能力因素参与程度,体现了在能力方面的要求。

2.列出知识内容  

“双向细目表”中知识维度反映了测试对知识内容及范围的要求,以保证试卷对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在编制“双向细目表”排布知识时,应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如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知识块所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应视测试所涉及的范围相对大小而定。

3.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

在确定测试的能力水平和各知识点的基础上,安排各个方面相应的比例是一件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可以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纵向设计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参照各部分知识在学习中所用的时间,以及对掌握其他知识的影响和应用价值等因素,确定研究测查的知识在整个测试的知识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和重要程度,确定各部分知识所占比重。

第二步横向设计

进行横向设计,应先了解各组知识在不同能力水平中的具体要求,从而决定相应的比例。根据测试的性质和特点,应先对照大纲的规定,根据测试要求加以确定,这样,在“双向细目表”中间的各空格中,根据需要,填上了各知识内容应达到的层次要求。

第三步汇总与调整

各部分知识在能力水平的不同层次的相应比例确定之后,应该按列即“知识”、“领会”……等各层次进行汇总,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蓝图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测试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来川高中物理知识框架与方法蓝宝书来川正品框架式学习法高考物理必备基础提分淘宝旗舰店¥88¥购买已下架

附命题双向细目表样作参考

_____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名称:

第四步试做与审核

题目命制结束以后,一般经过试做这一程序。命题者在命题结束以后,一般要找学生或别的老师进行试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通过试做,会发现在命题过程中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发现在命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这样便于在最后一步审核中进行纠正。

最后试题的审核一般是由多年命题经验的老师或是教研员把关,在试题试做基础上对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平衡,更换部分题目,对试题的覆盖面和新颖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定稿。

试卷命题

尝试自己独立命制一套试题

笔者上初中时遇到这样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经常采用让学生自己命题的形式,他周末布置作业时往往让学生在星期天自己命一套题并作出答案。老师根据各个档次的同学命题的质量情况和班级中学生的情况统筹后,把不同试题发放给相应的学生,让学生用学生自己命制的试题进行测验,并让学生相互交换批改。这样,一个学生自己命制一套试题,又做了一套另一个同学命制的另一套试题,无形当中就解决了两套试题所包含的内容。特别是自己在命题过程中,即使是找现成的试题组合出的一套题,在组合过程中,每个同学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相关部分重点难点,也要考虑每道试题的考查点,这样学生就不再仅仅是站在学生角度上来看待试题,起码他们懂得每一道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整套试题涉及哪些内容,也使学生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转换到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受这位教师的影响,笔者从教以后,自己也经常原创一些试题。在06年和07年曾经独立原创了不少物理习题,其中06年高考以前撰写的“考前三天复习建议”在互联网各大教育网站广为流传,以至于现在有些大的教育网站上还能找到当时的文章。青岛39中的陶安军老师专门发来邮件,交流原创习题的经验。07年参与的“新浪网”和“全品高考网”联合举办的首届高考猜题活动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当年依据模型改编的一道物理计算题,与当年全国II卷的第一个计算题,从物理情景到物理过程以至插图,贴题率达90%,在所有参与猜题的物理老师中进入前二名,还意外获得了元的猜题奖金。获悉自己编创的习题获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来说,无疑是对自己业务提高的肯定,无形中也增强了提高业务水平的信心。

作为学生来说,可供借鉴的命题形式还是课堂上老师的即兴发挥改题。实际上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即兴发挥的改题。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典型例题后,经常自己现场改动题目,而后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改动的题目,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道例题的本质。这种在课堂上即兴的改题,往往比较简单,有时只是改动了一个题目的条件,有时只是改动了一个数据,有时可能只是改动了插图当中的一个箭头,但对于一道题目来说,考查的知识点可能大相径庭,这无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实际上,独立出题目不仅是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掌握的知识水平,而且还是学生创造力的一种体现。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命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一道题目提出来并解决之后,老师通常在课堂接着做的是改变题目,然后再思考,再变,再思考,直到把题目变得“面目全非”,直到把题目变得越来越接近我们思维的真实,解决我们真正隐藏在心底的疑惑。这才是成功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思维的主体,让学生有各自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不要压抑了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很聪明,自己很快乐。总之,要从各方面激发学生隐藏在心底的学习的欲望。

明确了老师是怎样命题的,又通晓了老师改题的经验,亲爱的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命制一套试题呢?还是想自己来编制一道原创习题呢?那么现在就来大胆地尝试一下吧!

由学会命题再谈老师的作用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是一个逐渐放弃老师的过程,是一个自学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逐步帮助学生学会自学。上了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在大学里学习主要靠自学,再也没有老师会象中小学老师一样整天盯着你手把手地教你学习了。大学里一节课老师可能要讲几十页教材上的内容,没有相当的自学能力,怎么能学好呢?就是及格也不容易呀!那么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按你这么说,连命题都由我们学生自己进行了,老师还有什么作用呢?

笔者觉得老师应该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延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激发学生自身学习欲望,不断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个职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去自学。学习的最高水平就是自学,而表现学生的最高水平的是他们的自学能力。一个人他懂的再多,如果不是他自学而来的,单纯是老师的教授的话,他也不能到达什么境界。而一个真正学识丰富的人必然是会自学的。这和家长的任务是一样的,家长辛辛苦苦培养孩子到长大成人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自己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向父母寻求帮助。难道老师的任务不是类似的吗?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在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的学习脱离老师能够自己独立学习,即具备独立自学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上学的真正目的,也是我们通过跟老师学习会受益终生之所在。

练就一双会透视的“火眼金睛”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妖怪还是好人;那么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双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呢?希望不希望一眼就看出命题者的意图呢?

我们在解题时怎样才能炼就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呢?需要什么方法呢?谈起方法,有些专家告诉学生的是做题的方法,告诉学生一步一步的把做出来。我的理解,方法其实是通过做题的过程中如何破解考试的密码。记住那些知识点不难,难的是出来的题目,你是如何解答出来?大多数同学在这个阶段普遍感觉,知识点和题目没多大关系,那些水平很高的学生好像一看到题目就能看到怎么解。那些不会做题的学生,看到题目就找不到入手点,知识点也用不上。也有些比较优秀的同学会说,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就很难了,那么你站在老师角度或者是站在命题人角度想一想,对于一份自己命制出的试题,你能得多少分?

命题人对于自己命制出的题目早已烂熟于心,而老师们每天进行的备课早已进行了经年累月。首先,每次备课前老师一般不需要做题(年轻教师除外),有经验的老师需要把当日要讲的知识点,进行深刻分析,想象如何给学生讲解,会让学生更容易听懂。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理解,他会把知识点看的更深更透。而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会更有逻辑性。其次,他来考虑如何把例题一步一步的计算出来,如何体现步骤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他是在考虑解题的思维,长时间下去,他就会练就出一个火眼金睛,一眼看穿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每个出题老师在出题的时候,都不希望学生一眼识破自己的意图,他们会把题目进行包装,目的是为了不让大家看到这道题考你的是什么?一个老师在长期的训练中,一眼就可以看到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他来考虑,用哪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把这道题做出来?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如果大家用老师的这个备课流程,同学们不用坚持多年,我们这个高三坚持1个月就不得了。

同学们如果像老师那样,看到题目就知道如何分析入手,那就可以像老师那样牛了。实际上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到底真有同学们认为的那么难吗?数学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推理,它还是物理学科的工具,现在高考能力考查中,不就有一项考查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吗?而物理呢,从思维角度讲充其量无非就是一个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产物,只要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还有什么物理问题解决不了呢?关键是我们同学们的思维要向老师的思维方式、命题者的考查方式上去靠拢。就象老师一样,他们不做题,但是看一道题,就能看到这个题解决的几个方法;他看到一道题,看到的是思维逻辑和物理过程。正如五笔打字高手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字根,在他们眼中看到的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在他们的头脑中呈现就是一个个拆分好的五笔字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理科思维训练的方法,每天坚持用10分钟训练一道习题的解题思维,效果必然不同凡响。

在上课的时候分为三个步骤:

上午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的习题,每个步骤都听懂,每个环节都不拉,做好笔记。如果拉下一些步骤的细节,在下课的时候,必须补上。

下午自习:拿出上午的课堂笔记,回忆老师讲解的题目,重新理解那道题的已知条件、问题点、解题过程。不能有疏漏。

晚上自习:拿出一A4空白的纸,把纸分成两份:

左侧:写上题目

右侧:写上四个部分内容

1、已知条件写清楚(已知条件是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学会在题目中体会知识点的作用。)

2、求解写清楚(求解是题目考我们的问题。正确理解一道题该是:已知条件是题目给我们的知识点,题目用知识点解出来的结果。那么问题就是,题目没给出来,而我们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问题补充上的知识点。同学们要学会正确理解求解的问题,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才是我们解题的正确思维。思维从哪里来?从问题来!)

备注:这个时候请努力想:出题老师在想什么?他们掩去什么?我们怎么把掩去的给补上来?

3、解题步骤写清楚(借助上节提到的思维展示表,步骤是利用已知知识点和问题,不断借助所学知识点找前提条件的补缺过程。同学们可以把解题步骤分成三块:1、知识点2、问题3、答案“答案就是在知识点和问题之间补上缺失的那部分知识点,很像我们平时玩的填空游戏”但是,同学们在写解题步骤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讲解过程写,也就是要写的标准。这个解题步骤代表着高考时候的正确格式和严谨的思考习惯。)

4、收获:自己的心得。(无论是对这道题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对问题的把握,同学们都要写清楚)

在写完这张纸之后,模拟一个小课堂(假设有人在听你讲课)或者是讲给你的同学或你的父母听。你把刚才那道题从头至尾、由浅入深的讲出来。如果你真的听懂课堂上老师讲的,如果你真的把一道题拆解开,那么,你再进过讲给他人来听,你才是真正的理解这道题的内在思维。这样,你就真下进入了命题者的角色。

每天都要这样去做去讲一道题,时间长了,你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才可以把知识点归类形成体系,明白知识点如何去运用。而且,思考问题,对于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就逐渐培养起来了。而这个培养,一定要经过讲解才能快速形成。

我们一直在倡导解题思维,在同学们思维能力还不具备的时候,请按照上面的办法努力去做一下,坚持下来,你就抓住了思维的翅膀,很快就可以和思维一起共舞,达到命题人的思维水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