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收藏齐白石书画的朋友都知道,齐白石在一生的绘画生涯中,以葫芦为题材的作品有不少。他曾说,“因喜葫芦能解笑”。这大概是他爱画葫芦的原因之一。时任齐白石传人、白石山堂文化传媒首席运营官-汤发周说在鉴定齐白石画葫芦有如下几个特点:(1)写生齐白石在五十岁左右所作《葫芦》中的葫芦、叶子、蔓子造型准确,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葫芦。他在六十岁左右作的《葫芦蚱蜢》中题道:“余曾见天畸翁院落有一藤一本,其瓜形不一,始知大上自有更变,使老率不离依样为之也。老萍并记。”这更进一步说明齐白不画葫芦源于生活。
(2)用笔齐白石画葫芦在用笔方面存在一个由细致变粗犷的过程,从他五十岁左右作的《细笔葫芦》来看,葫芦、叶子、蔓子均为细线条所勾,叶筋也是一丝不苟,然后用色渲染。此画法形似有余,神韵不是,他自五十多岁开始“意年恋法”后,用笔发生很大恋化。一个面家放育质来画法,于创造一种新的画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何变,恋为何种画风是关键,故齐白石在年近花甲时作的《葫芦》中题道:“涂黄抹绿再三看,岁岁寻常汗满颜。几欲变更终缩手含真作怪此生难。我题画葫芦诗说:"儿欲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不画常见的而去曲不常见的,那就是舍真作怪了。”事实证明,齐白石“衰年变法”是成功的,他画葫芦只用粗竿画轮廓,中间平涂数笔。叶子只用三笔表现,再用三笔表示叶筋。蔓子采用狂草笔法,一挥而就。变法后的葫芦,形神兼备,有笔有墨。齐白石在五十八岁作的《葫芦蝴蝶》中题道:“画赵无闷无此作法也。”这正是齐白石成功之处--跳出樊篱,自辟蹊径。
(3)造型齐白石画葫芦的造型,在五十岁左右为上尖下圆形,农村舀水用的瓢皆此种葫芦所制。他在六十岁左右作的葫芦有的画有两种葫芦造型,一为上尖下圆形,一为上尖、中小圆、下大圆形(终九十一),也可以说是“8”字形。齐白石晚年所画葫芦皆为上尖下圆形。他不只在葫芦作品中如此,就是在画《铁拐李》时,也将葫芦画为上尖下圆形。
(4)叶筋
齐白石自六十岁左右改画写意葫芦后,将叶子用三笔平涂,叶筋用三笔线描。但他八十多岁时。画葫芦叶子时省去三笔叶筋,目前发现他八十六岁时作的《葫芦》,叶子已无叶筋。笔者认为齐白石七八十岁时所画葫芦最佳,如他八十多岁作的《好模好样(葫芦)》可称空前绝后。该图用笔极简,仅二十多笔就画出了葫芦的气势。四片叶子墨有深浅,以示层次。两个葫芦一前一后,一隐一现,表现出葫芦生长的空间。蔓子乱而有序,将葫芦与叶子串为一体.无零碎之感。空白处的蔓子既丰富了画面,又增加了立体感。售收高端书画,寻找合作高端书画经纪人、合伙人、大区负责人,性别不限,个人能力高,有深层人脉资源的人士,可以和我联系:,主要运作齐白石、齐良芷、齐良迟、齐秉颐、齐秉正、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王森然、王雪涛、王漱石、汤发周、李立等齐白石传人价值百千万以上的书画、印章真迹作品,亦可接受接受NFT、数字藏品、元宇宙操作,欢迎有实力的网络公司竞标。(图文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05:18(本文图片素材源于齐白石传人书画网)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壬寅年发布于华东上海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上海浦东分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