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治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6319.html

在领略了银壶的器物之美后,林亚凯开始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山水花木、鸟兽鱼虫,这些银壶身上的常见雕纹虽不艳丽,却有一种古朴典雅之美。拿起錾刻刀,林亚凯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安静下来,远离浮躁尘嚣,沉下心来琢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是一件令人心生敬畏的事。

交汇传统与新生的力量

林亚凯出身于福安的畲银世家,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畲银作坊,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银人”,闽东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拥有全国四分之一、全省一半的畲族人口。在漫长的岁月里,畲民在迁徙与拓荒植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畲族银器银饰及其制作技艺就是畲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我喜欢银匠这样的称呼,为匠者,必有专攻之术。匠人重于艺,匠心执于毅,需日夜修练,打熬筋骨方可成为匠。”林亚凯说,他的叔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盈盛号”首席工艺美术师林陵祥就是这样一个“银匠”。即便已是大师级的人物,林陵祥仍谦虚地称自己是个手艺人——“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所从事的这门手艺,在我家族传承了十几代人,同时,它又与畲族有关,自然就有着家族与民族相交织的独特之处。”

年,年仅10岁的林陵祥放弃学业,师从其父,专精打银技艺。十多年后,林贤学和林陵祥兄弟两人在家乡福安下白石镇大获村办起打银小作坊,随后注册了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畲银首饰和工艺品。林亚凯说,那时长辈们经常挎着装满银饰品的背包,搭上清晨第一班客车到闽东各乡镇揽生意,这片“江山”来之不易。

慢工出细活,要打制一件好银器是急不来的。哪怕是一枚小小的戒指,都融入了畲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的智慧。锤揲、錾刻、掐丝……工序虽繁必不敢省人力。林亚凯说,只有从事这一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细致和珍奇。

林亚凯正式涉足银器是在年,那一年,他在闽江学院就读并作为交换生到台湾交流学习。有一次,他在台湾一家茶器店看到出售的银质茶壶,便为之驻足。并非茶壶的做工有多精细,而是他从来没有意识到,银器不只是单纯的装饰或摆设,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工艺之美也可以是实用之美。

通过进一步的市场调查,林亚凯发现,国内市面上的实用银器大多为杯子或餐具,人们惯用陶器、紫砂壶等冲泡茶饮,烧水可用的银茶壶并不多见,对水质有要求的消费者大多购买日本制的银茶壶,市场潜力巨大。“喝茶的人那么多,自己又有祖传的畲银技艺,这样的银茶壶我们为什么不生产呢?”林亚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传统畲银饰品转向茶壶茶器,“兴银器,让银元素融入生活”。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

一门古老的技艺要得到延续发展,必须创新。林亚凯的想法得到了林陵祥的认同。年,“盈盛号”开启了由饰物向实用器具的转型之路。

“盈盛号”的第一把银壶出自林陵祥之手,整个壶身连同壶嘴都是选用同一张银板手工打造,融合了錾刻、浮雕、镶嵌、错金等多种畲银制作工艺。林亚凯拿着这把茶壶跑遍了广州、上海和北京的茶市。林亚凯回忆说,自己拉着行李箱一家一家询问,终于有老板掏钱买下了他的茶壶试用,随后开始少量铺货,市场反应不错,就有了第一笔订单。

年7月,林亚凯开始打造“畲家·银壶”品牌。作为项目创始人,林亚凯注重以师带徒的方式吸纳和培养当地畲银手艺人队伍,强化分工,确保制作技艺不断层。他还吸纳了4位在校生组建项目运营团队,同时,由林陵祥担任产品总监也保证了“畲家·银壶”品质的纯正性。

“工艺就像写字,可潦草可工整,可随意可精细,这取决于你如何把控品质。”林亚凯说,做一把没有瑕疵的银壶可能很简单,但要做一百把这样的银壶就难了。做银壶不同于银饰,它更具实用性,例如烧水时壶嘴要不易滴漏,倒水时壶盖不易倾倒等细节都需要充分考虑。正如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所说,“所有的美都产生于服务之心”。

林亚凯希望通过“畲家·银壶”项目,为畲银打开另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他认为,传承传统技艺既不能囿于原有的产品款式,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工艺水平,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甚至参与到传统工艺当中来,另一方面,企业产品研发要着眼于当前实际,让传统技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让更多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传统技艺。

这种调整使传统的畲银技艺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也让林亚凯愈加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他说,当我们复刻一个银壶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图案和细节用现代工艺很难达到。用畲银茶具承载古老的银器文化,涉及文学、史学、民俗学、工艺美学等诸多领域,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他把漆艺、编藤工艺等融入银壶的制作。以银壶的编藤手把为例,要使编藤既美观又不易脱落、没有多余的刺眼,非常考验编藤师傅的手法。于是,林亚凯请父亲出马。“我的父亲是个编藤好手,他的藤艺与银壶制作技艺相结合更多了一分古韵。”

创新发展,与时代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中说,“什么是闽东之光呢?我想,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

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在林亚凯看来,畲族的银饰乃至整个畲族文化就是“闽东之光”的一部分。畲民结庐山海之外,偏居一隅,山野素性的生存方式让他们远离尘世浸染,将手工技艺锻造得登峰造极,创造了无数银器珍宝。畲族女子平日常常佩戴寓意美好的手镯、耳环、吊坠等银饰,这充分诠释了畲族的民间图腾,加上畲族银饰需经溶银、倒条、打型、压模、雕花、清洗等40多道工序手工锻制,再配以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添彩,方可成型,精雕细琢间,无一不寄托了勤劳畲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新一代青年应当如何执掌祖辈薪火,为畲银技艺传灯,为家乡的文化振兴出一份力,一直是林亚凯思考的问题。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最难得的是有耐心,慢下来。“抛去切割、裁剪、熔银等环节,光是将茶身粗略打成型至少要7天,更不用说学习一年也只是刚入门的錾刻工艺了。”林亚凯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年轻学徒因吃不了打银的苦而放弃,但真正留下来就能享受到传统文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老手艺也能做出新产品,释放新元素。未来,“盈盛号”在产品设计、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企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

这一点,林亚凯早在三年前就做了尝试。作为闽江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畲家·银壶”项目的青年团队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闽宁专场),斩获全国二等奖。年8月,“畲家·银壶”项目团队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畲家银壶技艺培训、银壶工艺品营销等方面对福湖畲族村开展精准扶贫。截至目前,项目带动当地就业人数近千人。

传统非遗文化来自过去却属于未来。今年,林亚凯准备将后续成立的福建陵祥工坊金银制品有限公司搬迁至新的园区,成立一支懂文化、会技术、能经营的青年管理队伍,以电商为切入点,试水抖音直播,同时打造畲族文化展览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联合更多当地青年和返乡创业青年的力量,接下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衣钵,为古老的事物赋予新的生机。

END

大家最近都在读

?福建各地少先队组织助力疫情防控

?让客户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莲前营业厅

?新青年新征程

融汇悦生活集团:做优而美的生活服务集成商

?八闽团讯

年第26期

来源:《福建青年》年4月号

编辑:陈雯歆

校审:郑夷

微博:福建青年官微

投稿邮箱:fjqnmag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