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竹子不只是墨色,还有更漂亮的画法,学一招,以后可以炫技
文/菩写写
这位先生名叫赵俊贞,是画彩竹的高手。俊贞先生是国家一级国画画家,拥有很多头衔,比如美协会员、竹子绘画研究会会长、扇艺学会理事、纽约华人艺术协会理事、写意花鸟画研修班导师等。所以,他虽不像白石老人和张大千等人那么大名鼎鼎,却也是来头不小。
赵俊贞先生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赢得过最高荣誉,什么金奖、一等奖拿得手都起茧子啦。他的彩竹堪称一绝,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赵俊贞先生笔下的竹子,有工笔的细致,也有写意的晕染,还有强烈的立体雕塑感。而我们通常看到的国画竹子,都是以灰黑色调为主,但俊贞先生的竹子,却是彩色的,青的青绿的绿,黄的黄红的红,看上去十分漂亮,就像身临其境在鲜活的竹林里漫步之感。较之灰黑色调的竹子而言,彩竹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冷军的竹子图
超写实油画大师冷军的竹子图就是这样的感觉,冷军这是油画,俊贞先生的是国画。由此可见画风画法是可以相融通的。冷军的竹子也很立体,因为是超写实,所以看上去更真实,缺乏一种艺术创意。而俊贞先生的竹子是采用的传统绘画技巧,很有雕塑感,还有点像以前的连环画。
看,水灵灵的竹子。那竹节挺拔,散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美。竹叶有嫩黄,有浅绿,有深绿,还有黑。嫩黄当然是最婴幼的,浅绿是少年的,深绿是青年的,而黑色,代表着成熟和庄严的中老年时期。
我们知道的元代柯九思、明朝郑板桥等,就是典型的擅画竹子的天才,而现在画竹子的画家千千万万,但他们大多是以墨竹为主,要想在画竹这个领域中出类拔萃,还得有所新意。俊贞先生笔下的这种彩竹,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这是墨竹加上红竹叶,还有两个黄鹂,真是漂亮。而竹干纤细修长,显出文雅的气度。这就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为何偏爱竹子的缘故,梅兰竹菊四君子,竹子这种君子,代表谦虚、淡泊、正直、清高,因它生得节节拔高,骨骼坚韧挺拔,还常年绿意葱葱,所以又被文人们视为高尚之物,有着极高的品性和气节。
大文豪苏东坡也超级喜爱竹子,他房前屋后种满了竹子,还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也就是说,不吃肉人也就是消瘦而已,死不了的。但是没有竹子的陪伴(或者解释为不学习竹子的品性),人都会显得俗气。我理解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管是竹子与石头,还是竹子与鸟,俊贞先生都画出了竹子那种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感觉,尤其加入彩墨,就显得像是突出于画面,散发出竹林里清香似的。这种感觉十分美妙,大家有没有同感?
这幅画的竹干画得有点像甘蔗的颜色,有木有?有没有朋友对竹子比较熟悉的,我们来挑个刺儿,竹叶在青绿的时候,竹干是这种颜色吗?或许有这种品种的竹子?
这幅红竹一改工笔的细致,画得比较写意。我觉得这是俊贞先生在寻找一种突破,把写意与工笔相融合,或者说把色彩运用到一种新高度。
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画坛大家,画竹子也是一时兴起,并不是钟情专一。而赵俊贞先生就不同了,他是完完全全把身心投入到了竹子当中,不仅自家种满了竹子,还到野外竹林去写生。可以这样说,只要有竹子而俊贞先生能够到达的地方,那就必定留下过他的足印。
有人说俊贞先生是用自己的灵魂在画竹子,此话不假。因为他长期专注于竹子的研究,就像科考工作者一样执着,简直快要把竹子给研究透彻了,都快成了竹子专家啦。这种认真的态度是罕见的,体现在绘画上,自然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下笔有神。
我觉得绘画爱好者,尤其喜欢画竹子的人,可以临摹俊贞先生的彩竹,这种画法非常漂亮,值得一学。学好了,以后可以给人炫技(哈哈,这种想法有点俗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