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集历史上曾叫“蓝岗”,有“小香港”之美誉盛利者摄
○龚湾路(原永红路)流传着“礼让三尺”的美德故事
○黄麓镇被誉为“文化之乡”方华摄
○紫蓬山有着怡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美丽的青阳村
○赤阑桥被誉为“最浪漫的桥”
地名是地方历史的活化石,是一部关于地理的人文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资源物产、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承载着当地厚重的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征。若地名中带有颜色,则具有了浪漫的色彩。
合肥有很多“颜色”地名,不仅给人以美好的遐想,还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彰显了多样的庐州特色文化和无限的庐州魅力风情。
永红路:“礼让三尺”传佳话
在合肥,有很多以“红”字命名的地名,如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西边,有一条可以并排跑好几辆小汽车的巷子,名叫龚湾路,过去叫永红路,从长江中路一直通往环城西路。这条小巷曾一度被称为“六尺巷”,流传着一个谦逊礼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安徽桐城也有个六尺巷,那里流传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美好佳话。事实上,合肥的永红路也曾有过相似的故事,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彰显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良好的家风和友善睦邻的美德。
故事要从合肥的四大家族说起。过去,这里只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叫“龚万巷”。龚家在合肥是大户人家,关于他们的故事自然也很多,合肥市文化馆编着的《合肥民间文学》讲述了“龚万巷”的由来。
相传,当时身为合肥四大家族之首的龚家住在这条巷子里,因其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龚大司马;与龚家相邻的是四大家族中经济比较殷实的万家。这两户人家相邻多年,但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孰知,这年,龚、万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引发争吵,导致对簿公堂。在骑虎难下之际,龚家派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不过,龚大司马阅信后,跟桐城的张公一样,也用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样一封家书,让家人主动让步,化解邻里纠纷。龚家人收到回信后,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万家获悉后,颇为感动,也仿效龚家做法,让出三尺。于是,龚、万两家宅居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称为“六尺巷”,也叫龚万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邻居一来二往,叫成了龚湾巷,也就是如今龚湾路(原永红路)的前身。
谦逊、礼让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龚万巷的巷道原貌已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所覆盖,昔日的巷子也蜕变成了如今的龚湾路(原永红路),但这段佳话却流传至今。
赤阑桥:南宋才子魂牵梦萦
在“红”字之前,“赤”字则被广泛运用,即火红色。广为人知的“赤阑桥”,便是其中的代表。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南宋才子姜夔在这首《送范仲讷往合肥》,以及《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等诗词中多次提到,他曾居住在合肥南城的赤阑桥,并留下了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凄婉爱情。如今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赤阑桥已不复存在,但这座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并被誉为“最浪漫的桥”。
据了解,关于赤阑桥的名字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个名字是专名,桥本身就叫“赤阑桥”;另外一种说法,这个桥是红色的栏杆,是通名,所以也称为“赤栏桥”。解放后合肥市区道路建设将通过此桥的路命名为桐城路,故将桥更名为桐城路桥,年大桥附近进行改造,结合姜夔的诗句,再次将桥更名为更有历史意义的赤阑桥,成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
经有关人员考证,赤阑桥具体位置确定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侧,45中门口的位置。年,合肥市政府在45中(当时是合肥师范附小)门口立了一块“赤栏桥”石碑,并将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刻于碑上。
现在的赤阑桥建于年12月,起初就叫桐城路桥,因为横跨护城河银河段,所以又叫银河桥,当时还是拱桥,以后加宽成了今天的规模。站在赤阑桥上,可一览桥两边的秀色全貌,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色巧妙搭配,不远处河坡上的“迎曦亭”随地形的起落而建,水天一色,让人感慨难怪当年姜夔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赤阑桥。
黄麓镇:古韵与创新并存
说起以“黄”字命名的地名,就不得不提到巢湖市的“黄麓镇”——“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里,因地处“大黄山”东南麓而得名。这是一座浸润了数百年人文滋养的古镇,也是一座古韵与创新并存的新镇。
黄麓镇,南滨浩淼巢湖,西南接湖天第一胜境中庙,西北与肥东县长临河镇接壤,东与烔炀接壤,北靠葱翠“西黄山”,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里是在黄麓镇洪家疃村。上世纪二十年代,张治中为普及民众教育,在家乡巢县创立黄麓学校,年创立幼稚园,年创办黄麓乡师,形成了从幼稚园、小学到中等师范的乡村教育体系。
张治中故居始建于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麓师范和张治中故居所在的洪家疃村,位于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黄麓镇西黄山景区,年申报为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村内保存了大量古民居,还有历经数百年的明朝古井、洪氏宗祠和村口的古树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此外,洪疃村也是“九龙攒珠”景观的代表村落。洪家疃村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麓还传承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纸笺加工技艺“粉蜡笺”,可谓是展示黄麓古镇文化的活化石。粉蜡笺源于唐代,是一种曾被用于书写圣旨的手工纸笺。年,失传达百余年的“手绘描金粉蜡笺”加工技艺在黄麓得到重现。年,以粉蜡笺为代表的纸笺加工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深厚的文化教育为依托,黄麓镇于年起开始建设新型乡镇大学城,合肥师范学院滨湖校区、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安徽组织干部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等一批院校落户黄麓镇。年,巢湖半岛国际健康城规划展示和服务中心落户黄麓。年,巢湖半岛国际健康城更名为巢湖半岛科学城,黄麓镇又开始了科学城的建设。如今,黄麓镇正在聚力打造“书香黄麓科创小镇”,为黄麓镇的发展再谱新篇。
金府村:明朝开国将军的故乡
说完了黄色,必然要再提一提金色,而它的出现往往与“黄”脱不了干系,于是又组合成了“金黄色”。合肥自古以来就有过很多以“金”字命名的地名,有的指金姓,比如寿星街(今安庆路)上的金(家)巷以及巷北首面东的金祠,等等。此外,唐代曾筑建的“金斗城”亦影响了后世,产生了大量“金”色地名,比如金沙滩、金斗门、金斗河、金斗驿等。
在巢湖有个金府村,听名字就能知道,它和历史上的显赫人物有关。
巢湖北部,邻近柘皋古镇东北位置,有座村落叫金府。金府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其为明朝开国将军金朝兴的故乡。一个“府”字也为朱元璋御赐。
元末时期,淮西战乱,纷争不断,朱元璋带领的义军在江淮征战不止。乱世之中,成就了一批从巢湖走出的明朝开国将领,如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四父子;廖永坚、廖永安、廖永忠三兄弟;王兴祖、金朝兴等。他们以巢湖水军助力朱元璋成就明朝霸业。
巢湖历史上记载“九公十八侯”,金朝兴位列其中。《明史·金朝兴传》记载:“金朝兴,巢人。淮西乱,聚众结寨自保。俞通海等既归太祖,朝兴亦率众来附。”金朝兴追随朱元璋后,转战南北,屡建奇功,频频加官晋爵。洪武十五年(年),在平定云南时去世,追封沂国公,谥武毅。金朝兴为明代杰出的开国功臣,其每征战一地,安抚有方,受到百姓的敬仰和爱戴。明嘉靖年间,在云南昆明竖有报功祠碑,用以表彰金朝兴功绩。
在金府村后,建有一坝,拦柘皋河,被称为金府坝。过去的金府因为处于丘岗地带,少雨且干旱,因此村民们筑坝拦水,润泽秧田。在金府村后有金府窑,传为金家私窑旧地,为金家产业。还有金小郢,传为金家护佑兵营所在。在金府坝、谢家冲、徐家店之间,有着一片开阔之地,为过去金家跑马练兵之处。一座陈旧的老楼,已然破败,却是金家祠堂遗址所在。据乡人描述,原先金氏宗祠,因明朝金府显赫,建筑极为恢弘考究。金氏祠堂被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后就地建起校舍,后为乡村管理用地。时光流逝,金府村名得以保留,但村中与历史上相关的痕迹荡然无存。
历经岁月,金府后人不忘先祖。如今柘皋一带仍流传着关于金朝兴平羌戎、定云南的故事。据《柘皋志》记载,直到上世纪中叶,柘皋镇西街仍有金朝兴衣冠冢,并有御赐石碑纪念金朝兴事迹。
青阳村:元末进士出于此
肥东长临河镇有个青阳村,村庄倚青阳山而靠,以山得名。青阳村有着数百年历史,但鲜为人知的是,与北宋包拯、明代周玺并称“庐阳三贤”的元末官吏余阙便出于此。
元朝大德年间,青阳山下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进士,名叫余阙,祖居河西武威(今甘肃省境内)。其父沙剌藏卜,曾在庐州府为官。余阙出生于其父庐州任所,但幼年丧父,后举家迁至青阳村。
据《肥东县志》记载,元统元年(年),余阙考中进士,任泗州同知。他为官清正廉洁,不阿权贵。当朝宰相对其极为不满,将其上报的余件案件奏章积压,拒不上呈。他愤而弃官归隐青阳村山麓,闭门授徒,奉养老母,萧然为寒士。余阙亲书楹联于青阳山房:“苦读恋青阳,只识得忠孝两字;稚龄搔白发,已挥尽心血一腔。”他躬耕乡里,读史写志,时刻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周济灾民,深为百姓爱戴。
青阳山房北坡有一块形如耕牛的巨型白石,背依山冈,面向平川,曲身酣睡,世称“卧牛石”,当地也有人叫“石牯牛”。余阙常坐石牛背上读书吟诗。由于其高风亮节、乐善好施的精神为朝廷所闻,遂降旨起用。余阙入朝后官拜监察御史,入翰林为修撰,编撰辽、金、宋三史。至正十八年(年)春,卒,时年五十六。
明清两代,青阳山麓的官绅乡里,对余阙原18间青阳山房多次修葺,规模渐大,栋宇巍然。清末,青阳山房屡遭兵焚,建筑物已毁,如今,仅有近千平方米的砖头瓦砾之地、一块“卧牛石”、一口被巨石覆盖的古井,作为历史的见证。
栏杆集:蓝岗曾是“小香港”
巢湖市的栏杆集镇位于巢湖、肥东、全椒三县(市)交界处,巢湖市北部边缘。栏杆集,历史上曾叫“蓝岗”,明清时名声鼎盛,是东西方向合肥至南京、南北方向定远至芜湖的商旅必经之地,集市贸易十分发达,是巢湖市古老的商贸集镇之一,有“小香港”之美誉。这里,有着美丽怡人的自然风光和绵长悠久的人文历史。
从历史上看,栏杆集的得名就蕴含着商品交易的内涵。据传,栏杆集和临近的青岗集是因很早以前此处有两个岗头,有人在两个岗头给家织布染蓝和青,染蓝的岗头叫“蓝岗”,别写成“南岗”、“拦岗”、“栏岗”等同音字,后因染坊架杆晾晒染布,远看杆林密布,岗、杆音近,逐步演化成“栏杆”;染青的便叫“青岗”。
栏杆集的闻名,因它历史上的机遇,因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因它的农特产品和文化传承。
上世纪60年代初,安徽率先推行“责任田”,粮、油、棉和各种家禽家畜等农副产品都有了较大增长,一些农民把家里多余的粮、油、棉以及其他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换取现金,以便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萧条多年的栏杆集开始活跃起来。集上有私人开设的粮、油、棉经营门面摊点,布纱行、牛行、猪行、鱼行、家禽行、柴草行、糖坊、漕坊、染坊、油坊、豆腐店、木匠店、篾匠店、饭店、油炸锅、烟酒、百货摊等数百家,临时上集出售自己农副产品的就更多。每到逢集,三县交界处的老百姓带着各种各样农副产品蜂拥到栏杆集进行交易,整个集市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时有“小香港”之称。
栏杆集镇还有着很多历史故事和遗迹。大名鼎鼎的曹操与栏杆集有着千年的不解之缘,家喻户晓的典故“望梅止渴”便出自于此,后来人们在故事发生地建有梅亭以作纪念,就是现在的梅亭村。村东附近的小岘山腰还有两个自然坑洞,一个雨后积水,一个雨停即干,被曹操就地取材用来作为马槽,当地人称水马槽、旱马槽。当地还有一个杨玉井村,相传村头有口井是曹操赐名“御井”,由于该村姓杨居多,遂把村名叫做“杨御井”。又由于“御”字笔画较繁,所以后来村名就演化成了“杨玉井”。现在此井依然存在,井口为青石制作,内壁可见绳索勒出的道道深痕。
紫蓬山:历史厚重文脉昌盛
说起合肥的“紫”色地名,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便是紫蓬山,这一位于合肥市西郊、由一座座不高的山峰组成的连绵山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合肥地区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摇篮般的作用。
紫蓬山集纳了南北秀丽风光。其地处江淮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四季皆有美景。紫蓬山区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拥有3多公顷林地,多种植物,多种鸟类,自然生态保持良好。这里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山环水绕,森林茂密,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构成了庐州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
紫蓬山区历史厚重。1多年前,据守合肥的曹魏大将李典,为了表明自己仰慕先祖、报效国家的决心,在合肥西郊的山顶建了一座纪念祠,以纪念自己七世祖李陵,庙取名为李陵庙,而这座山也被百姓称作李陵山。明朝万历八年,李陵山改称紫蓬山。
晚清时期,这里又成了淮军的摇篮,据《肥西县志》记载,在晚清四十年时间,这里走出了参将、总兵到提督(含记名)以上将领多人,其中提督大员约人。淮军作为晚清一支新式军队、晚清政府的国防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中贡献了巨大力量。
李陵庙于唐朝初年被皇家赐名西庐寺。晚清时期,紫蓬山区袁圩村人袁宏谟,在太平军余杭之战失利后,出家西庐寺,法号通元,在淮军将领周盛传等人的帮助下,通元重修寺院,成为中兴始祖。后来,通过李鸿章等人努力,通元从北京得到皇家刊印的多达万卷的《龙藏全经》,自此西庐寺成为皖中名刹。
紫蓬山区文脉昌盛。淮军将领投笔从戎,却始终不忘文脉传承。刘铭传在台湾大力发展文化,对台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迄今台湾有多所大中小学以“铭传”为名。回到家乡,诸位淮军将领共同出资捐地选址,办起了“肥西书院”,李鸿章为此题写的匾额“聚星堂”现在挂在合肥市肥西县聚星小学。
淮军将领对后代的教育也成果斐然。民国初年,自紫蓬山区张老圩走出的张树声之孙张武龄,到苏州定居,兴办了苏州第一所女子学校——乐益女校。后来,张武龄十个儿女成为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作曲家和乐团指挥,特别是他的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兆和、张允和与张充和,成为民国著名的闺秀,被誉为合肥张氏四姐妹。(下转04版)
○黑池坝夜景流光溢彩
○如今的白水坝已成为合肥的新地标
清末民初,江苏丹徒人李恩绶受聘于淮军后人周家谦家,做私塾先生。客居紫蓬山下十一年,李恩绶编写了《紫蓬山志》《巢湖志》《庐阳辑要》及《采石矶志》,为合肥地区的志书与文化留下珍贵的资料。后来,李恩绶着手编写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此书由周家刊印后,风行四十余年。
黑池坝:生态优美流光溢彩
合肥有一黑一白两个坝,一名黑池坝,一称白水坝,它们富含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生态风光,在无数老合肥人的记忆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黑池坝位于合肥著名的园林式住宅小区琥珀山庄的东面。《县志·古迹志》记载:“蜃潭,旧址在城西隍内,水色黑,四时不竭,俗名黑池坝。”“阔十丈至二十丈不等,地势南高北下,设坝蓄水。”黑池坝原为西城墙外的护城河,北端起于南淝河的南岸,南至今安庆西路(早年南与琥珀潭相连,中间由一条坝埂隔开,便于百姓行走,进出城区)。当年黑池坝因地势比南淝河高而无法蓄水,为使护城河连为一体,起到防护作用,所以,在北端淝河南岸筑坝蓄水,保护西城。如今,该景区作为合肥市的重要景点,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休闲,成为合肥的一大亮点。
年底,蜀山区启动了黑池坝景区夜景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年3月,改造后的黑池坝米驳岸线流光溢彩,当夜景灯光点亮时,黑池坝景区闪亮的“光之秋千”,让人仿佛坐在一轮弯月上,引人注目。
白水坝:唱方言神曲听美丽传说
“麻个早上五点忘钟村西头集合,男的带锹,女的带筐,家侠们带绳子,爬拖拉机,骑摩托车,拉板车,到白水坝去挖芋头……”每每听到这首用合肥方言演唱的网络歌曲《挖芋头》,合肥人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感觉特别亲切、可爱。其实,在白水坝不仅能挖芋头,还能听到一个美丽的传说。
合肥有个《丽友桥》的故事,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孟姜女》等经典的民间故事并称为中国六大民间故事,《丽友桥》的故事便是发生在白水坝。
相传隋唐年间,合肥白水坝附近有一户人家,一个勤劳的白老汉带着小孙女放鹅过日子,孙女名叫白小玉,是七仙女中的白衣仙子,因为包庇织女被王母娘娘罚下界。白小玉长得眉清目秀,非常漂亮,又是刺绣纺织的能手,邪恶的蟹仙一直想得到她。
白小玉每月要过石桥买石胆粉治疗爷爷的病,有一天她遇上来自云南的美少年名医段飞。段飞是慕名来拜会合肥千年道号元林元的,他顺便治好了白小玉爷爷的病,白家人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爱情的火花也在小玉心里点燃。
见到白小玉和段飞相爱,邪恶的蟹仙嫉妒得咬牙切齿,他在白小玉和段飞新婚之夜偷偷地在茶杯里下了毒。段飞喝了失去记忆,对白小玉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人回云南老家去了。伤心的白小玉知道后与蟹仙斗法,几十个回合下来,只打得白水坝上空阴云密布,湖水倒灌。蟹仙坠落云间掉进白水坝里失去了法力。
白小玉不畏艰险千里寻夫,从白水坝找到丽水,又从丽水走到丽江,终于找到段府。可段府上下恶语相加,悲痛欲绝的她只有回乡隐居牧鹅。后来大白鹅帮助段飞恢复记忆,他痛恨自己的忘情,立即备马日夜兼程赶往合肥,在合肥、肥东、肥西一带不停地寻找白小玉,并最终团聚。
就此,后人把他们美丽的爱情传说故事编成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下联是,丽友丽江丽水丽江水。
据《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记载:白水坝位于合肥北门外濉溪路西段,面积约50亩,原坝中心在今濉溪路上,上世纪50年代拓宽濉溪路时被拆除,并将濉溪路南侧几口大塘,称作“白水坝”。刚解放时,那里还是合肥市的北郊,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往南走,越过后来修建的环城北路进入市区,往北是农村广袤的土地。
如今的白水坝已由原先的传统商贸单中心,形成了五河路特色商业中心、红太阳购物广场、白一巷以及消防巷等多个中心,已成为合肥的新地标!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秦鸣通讯员束文杰曹芹方华盛利者杨钧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