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897.html

古诗词里的秋天,美得最是纯粹。

王维曾为秋天留下这样的一首宝墨: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小溪、白石,红叶、空翠,外加一个漫步于山林中的诗人,这样的情景真有诗情更有画意,让人只一眼就能被陶醉,可达“心在物外,神游画中”的境界。

其实关于秋天的古诗词,细细说来是非常之多的;当然,在这其中,有不少的作品与“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人们“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嘛,秋之寒意、秋之萧瑟,总会让人于心头泛起缕缕愁思。

而在本期,我们依旧不说愁,依旧要跳出“忧愁”之外去品秋,从另一面感受秋之大美。一首宋朝诗人的《微雨登城》,在本期被推出,它虽然并不怎么出名,却写得各位经典,故而诗巷特选来与各位看官一起品读。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宋·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作者刘敞,乃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在朝廷为官的日子里,刘敞一直保持廉洁之风,他秉公办事,颇受人们的尊敬。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日的雨天登楼所作。本是寻常事,却因诗怀而不凡,作者在看到微雨中的清秋之景时,不由诗情大发,挥笔写下此诗。

诗的首句先以“雨”为重点物象展开描写:雨映寒空半有无;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关于它的写作时间,我们可以从有关字眼上面去判断。秋雨同寒冷的天空相映,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这是首句的大体内容。

“寒空”二字几乎将具体时节点了出来。在古诗词中,“寒”字多一般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而在这首诗中也一样(其实对于这一点,后面的第三句也充分地做出了说明)。

秋天的雨朦朦胧胧,它的确要比春雨和夏雨更加富有清凉与飘逸之感。相信大家也都深有感触,当时序入秋之后,连绵的雨丝总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它如烟如雾,清清淡淡,与天空连成一片,的确会形成“雨天一色”的一种神奇景象。

作者在首句中描写的就是这种若有若无的雨天景象,这样的雨夹带着浓浓的秋意,把秋的神秘与唯美体现出来,为全诗奠定了情感色彩。

当点明天气与时节之后,作者便道出了自己的具体行动:重楼闲上倚城隅;趁着闲暇,作者登上了城楼观赏风景。到了这里,诗的题目已经被完整地切了出来。

从内容上看,这一句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和其他一些登高类的诗作一样,作者只不过是在以叙述的方式在交代事情的起因。但是从作用与信息量方面来说,这一句却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杜甫登高,见秋而愁绪万千,王维登高,因秋而愁情顿起……但是,刘敞登高则别有一番情趣。刘敞不似别的诗人那般伤感,他是在闲暇之时,悠哉悠哉地来登高赏景的。

所以作者用了一个“闲”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使得诗的情感色彩于此处更加清晰明了。

登上城楼,必有所见,那么出现在作者眼前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来看诗的第三句:浅深山色高低树;山色浅浅深深,树木高高低低。没有其他物象的添入,也没有任何的谓词衔接,作者只抓住两个物象“山”与“树”,并以互成反义的两个形容词对其进行了修饰,一幅美妙的画面就出现在纸上。

这是一个从广远的角度所捕捉的景象,山色有深有浅,树木有高有低,二者不仅悄然为画面晕染上了色彩,还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也突现出来。这一空旷悠远、浓淡相宜的画面本就足够吸引人了,可它恰恰又是处于秋雨之中的,所以再加秋雨的润泽与笼罩,它的韵味在无形中就被提升了一个档次。

心情好的时候,眼前的任何景色都是美丽可亲的。故而当作者看到眼底的山色与树木时,便觉得这般景色格外迷人。作者应该不是第一次来此登高赏景,但这一次的游览为什么能让他有不一样的触动?原因全在“微雨”上面。

秋天若有若无的细雨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幅画,这种来自大自然界的独特的美足以让人为之叫奇。

那么在作者看来,这种景象可这样比喻:一片江南水墨图;这简直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啊!为什么说此诗经典,就在于它以最精炼的语言,打开了读者最丰富的想象。作者没有继续去裁剪风景,没有继续去刻画修饰,而是用一个恰当的比喻作结,把更多内容留在篇外。

江南的水墨画有多美,此处的风景就有多美。那么江南的水墨画究竟有多美?关于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晓,而关于这个问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都有着不同的、丰富的勾勒。所以,这种美尽在读者的想象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填充物象、勾勒轮廓、晕染色彩,静态的、动态的完全可以应有尽有。

这短短的七个字,却把一整个江南搬了过来,让人品不够,也吟不倦,这就是所谓的言已尽而意无穷。

如梦江南今在眼,趁秋一览饱诗囊;各位看官,关于刘敞的这首登高之作,不知你是否也同样喜欢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