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向你介绍一个“慢了大半拍”的人,但却走出了自己的节奏。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在夜间进行的“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备受瞩目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经过七十轮的竞争,以9.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这幅作品此前也被认为是史上估价最高的齐白石作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由此刷新。人生时间表孔子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圣人,对“平凡人”来说,太难。有的人26岁还没找到想做的事情,40岁拼尽全力马马虎虎养家,50岁重新归零,开始“北漂”生涯67岁之前都没钱买房,83岁却依旧在谈恋爱生小孩,90多岁还能开创新的国画表现手法。他就是齐白石,他一生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并没有所谓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每分每秒都是黄金时区。而立之际,半路出家学画画湖南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山林翠秀,水光潋滟,年,齐白石就出生在这里。齐白石,原不叫齐白石,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从小,阿芝就体弱多病,难学田里农活。木工,这一无须花大力气,也没有昂贵开销的手艺,成为他当时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可惜仅仅三个月后,齐白石就被师父送回了家,原因是扛不动大檩条。后来,齐白石跟随周之美学习雕花,说也奇怪,这师徒二人真是有缘,齐白石学得很有兴味,周师傅也觉得他聪明、用心,觉得这个徒弟,比任何人都可爱。有一天,齐白石跟周师傅出去做活,无意间见到一部《芥子园画谱》残卷,他仔细看了一遍,好像是捡到了一件宝贝,恨不得临它个几十遍。他赶紧把书借到手,匀出点钱买了纸笔,每日收工后,以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祖母曾教训他: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天要是没有了米吃,阿芝,你看怎么办呢?温饱都愁的光景,还去搞有钱人的把戏,也不见得有什么前途,这不是拿一家人的性命开玩笑吗?足足画了半年,勾画的习作都订成了十六本。阿芝的无用折腾,朋友们看在眼里,顺手把他介绍给了画师萧芗陔。萧芗陔也是半路出家,原是纸扎匠,自己发愤用功,成了湘潭画像第一名手,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齐白石,带领他走进了国画的大门。齐白石27岁那年,到离家四十多里的赖家垅去做雕花活,碰到了“寿三爷”胡沁园。胡沁园对齐白石说:你人很聪明,又能用功。我也看到你的画了,很可以造就的!你愿不愿再读读书,学学画?读书学画,齐白石当然是很愿意,但他家里穷得很哪,书也读不起,画也学不起。寿三爷说:那怕什么?你要有志气,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也能对付得过去。齐白石又怕自己岁数大了,来不及。寿三爷又说:‘你是读过《三字经》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今年二十七岁,何不学学苏老泉呢?’因为齐家住在白石铺附近,寿三爷给他取了个别号,叫做“白石山人”,预备题画所用。从此,齐白石告别萧师傅,扔掉斧锯钻凿一类工具,改行做画匠。要知道,12岁时,家里就给他娶了童养媳陈春君。待到19岁,他和陈春君圆了房,成了真正的男儿郎。结了婚不好好工作,挣钱养家,到了30岁还改行,一切从零开始,未免太不靠谱了吧!齐白石30岁以后,画像画了几年,终于马马虎虎养得起家了。母亲紧皱了半辈子的眉毛,到这时才慢慢地放开了。祖母也笑着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年过半百竟成“北漂”,一张画不值一颗白菜这一画就画到了50岁齐白石周游了半个中国,沿途作画、写诗,结交了夏午诒、樊樊山等不少名家。远游归来,希望终老家乡,继续画画、刻印。谁想到连年兵乱,每天提心吊胆的苟全性命。一筹莫展之际,樊樊山来信,劝他到京卖画自给。齐白石无奈辞别家人,年过半百的他,开始了凄惨的“北漂”生活。木匠出身又没有强大背景,还不会看市场,一心学着八大冷逸一路的画风,他的作品自然不受待见。别人一张画4个银元,他卖2个银元,依旧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现在,齐白石的画拍卖到几千万的不在少数,但他生前的画卖的并不贵。他刚到北京时,吴昌硕给他的画定价:4尺12元,5尺18元,6尺24元,8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即使后来齐白石成名了,但这个画价一直没变。他并不想占名声的便宜,也不想占艺术的便宜。下面让我们来一起通过他的日记,了解齐白石的北漂生活。我初到北京的新交之中,有一个自命科榜的名士,能诗能画,以为我是木匠出身,好像生来就比他低下一等。他不仅看不起我的出身,也看不起我的作品,背地里骂我画的粗野,诗也不通,简直是一无可取,一钱不值。他还常说:画要有书卷气,肚子里没有一点书底子,画出来的东西,俗气熏人,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我明知他的话是针对着我说的。文人相轻,是古今通例,这位自称有书卷气的人,画得本极平常,只靠他的科名,卖弄身分。我认识的科甲中人,也很不少,像他这样的人,并不觉得物稀为贵。况且画好不好,诗通不通,谁比谁高明,百年后世,自有公评,何必争此一日长短,显得气度不广。当时我做的《题椶(zōng)树》,有两句说:“任君无厌千回剥,转觉临风偏体轻。”我对于此公,总是逆来顺受,丝毫不与他计较,毁誉听之而已。到了九月底,听说家乡乱事稍定,我遂出京南下。十月初十日到家,家里人避兵在外,尚未回来。“民国七年(年),我五十六岁。家乡兵乱,比上年更加严重得多,土匪明目张胆,横行无忌,抢劫绑架,吓诈钱财,几乎天天耳有所闻,稍有余资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栗栗危惧。”我本不是富裕人家,只因这几年来,生活比较好些,一家人糊得上嘴,吃得饱肚子,附近的坏人歹徒,看着不免眼红,遂有人散布谣言,说是:“芝木匠发了财啦!去绑他的画!”一般心存忌嫉、幸灾乐祸的人,也跟着起哄,说:“芝木匠这几年,确有被绑票的资格啦!”我听了这些威吓的话,家里怎敢再住下去呢?趁着邻居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带着家人,匿居在紫荆山下的亲戚家里。那边地势偏僻,只有几间矮小的茅屋,倒是个避乱的好地方。我住下以后,隐姓埋名,时刻提防,唯恐给人知道了发生麻烦。那时的苦况,真是一言难尽。到此地步,才知道家乡虽好,不是安居之所。打算从明年起,往北京定居,到老死也不再回家乡来住了。民国九年(年),我五十八岁。春二月,我带着三子良琨,长孙秉灵,来京就学。我跟梅兰芳认识,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记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齐如山来约我同去的。兰芳性情温和,礼貌周到,可以说是恂恂儒雅。那时他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他书斋名“缀玉轩”,布置得很讲究。他家里种了不少的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见所未见,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当天,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亲自给我磨墨理纸,画完了,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非常动听。同时在座的,还有两人:一是教他画梅花的汪霭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释堪(宣倜),是教他作诗词的,释堪从此也成了我的朋友。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兰芳来了,对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阵,座客大为惊讶,才有人来和我敷衍,我的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我很经意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兰芳,题了一诗,有句说: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如今齐白石留下画作至少多幅,可谓是一生勤奋。除母亲去世过于悲伤停止几天外,他从27岁开始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他有句名言叫:“不叫一日闲过。”既便90岁高龄时他也坚持每天作画,且一画就是五幅,还开创了新的国画表现手法,不活在名声里的人,才能永远进步。齐白石这一辈子,不按套路出牌,不为时间所困,一直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二十几岁的已婚男人做艺术梦,五十几岁像小年轻一样北漂,八十多岁还可以爱小姑娘。每个人的时间表是不一样的。即使看起来比别人慢,别急,走在自己的节奏里,才会越走越从容。(图文/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画家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戊戌年记于记于华南地区广东齐白石纪念馆(龙华馆)齐白石再传弟子、齐白石美术馆-画家汤发周纪念齐白石诞辰周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