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可以很简单,很随意;也可以很讲究,很徐缓细致。所谓“工夫”,是闽南方言,就是费时间的意思。散文家梁实秋先生说:“喝工夫茶,要有工夫。”喝工夫茶,不像一般喝茶,是需要时间细细品味的。工夫茶在清代兴起,是盛行于福建闽南和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的一种品茶风尚,后来随着闽粤移民传入了台湾。“工夫茶”的名称有好几层含意:最早是指武夷岩茶里面一种等级非常高的茶叶。后来又指品饮工夫茶的茶具精巧考究,十分讲究泡茶的方法与功力,林语堂先生说那是“鉴赏家的饮茶”。同时,品饮工夫茶很花时间,要有闲情逸致才能从容享受。到了清中期以后,工夫茶则泛指品饮乌龙茶的方法。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的崇安县(即今武夷山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山水胜地。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清初已有乌龙茶制法的记载,所以乌龙茶这种独特的做青工夫应该在清初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武夷山产茶的历史悠久,宋代范仲淹曾有诗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早在唐代,武夷茶就享有盛名了。宋代,“北苑”的贡茶——龙团凤饼名震天下。元代,在九曲溪的第四曲溪畔,设置了“御茶园”。直到明代初年,罢造团茶,改制散叶绿茶,从此武夷山各寺院的僧人奋起改革茶叶的制法,明万历三十年(),黄山茶僧从安徽引入松萝茶的制法,武夷岩茶的制作就由蒸青绿茶改为炒青绿茶。乌龙茶便是在炒青绿茶的制作基础之上,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清代雍正十二年(),崇安县令陆廷灿所辑录的《续茶经》引《随见录》说: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所以在清初时,“工夫茶”的原意是指一种武夷岩茶的名品。《续茶经》也辑录了王草堂的《茶说》,介绍武夷岩茶的制作过程: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而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专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由此可见武夷岩茶的制作过程繁复,要把每一个步骤都掌握得恰到好处,需要精湛的技艺,花费极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正是武夷岩茶得名“工夫茶”的原因。正式把“工夫茶”和“潮州”联结在一起的文献,是清代俞蛟的《潮嘉风月》。俞蛟在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五年期间(—),出任兴宁县典史,《潮嘉风月》可能是他在任职期间,根据亲身经历或耳闻辑录而成的,被学界公认为有关潮汕工夫茶的最早文献。他在《潮嘉风月·工夫茶》中写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这一段文字,明白指出“工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方法,仔细记录了当时潮州地区的品茶时尚。文中对于烹茶器具的描述最为详尽:有细白泥炉、瓦铛(煮水壶)、宜兴紫砂壶、青花小瓷杯和茶盘,还有垫茶壶用的棕垫,煽火用的纸扇,和夹木炭用的竹?。茶叶使用乌龙茶,同时提到了泡茶用水、煮水、投茶、冲泡、淋壶、斟茶、品茶的流程。俞蛟所叙述的潮汕工夫茶,在当时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了。工夫茶,应该是延续了晚明时期以紫砂壶冲泡绿茶的品茶方式,在乌龙茶的制法出现以后,慢慢顺应着它的特质,逐渐演变、创造出来的一种品茶艺术。《台湾通史》作者连横(—)在《雅堂文集》中,记述台湾人品饮工夫茶的嗜好,是从福建闽南与广东潮汕地区带过来的。他在《茗谈》中写道:“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台湾的移民以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三个地方的人最多,所以品饮工夫茶也是闽粤移民日常生活里的一件乐事。他又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工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珑,小壶小杯有如玩具,十分考究,号称“烹茶四宝”。四宝是:玉书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台湾早年如果拿出烹茶四宝来冲泡武夷岩茶,就是最真诚的待客之道了。品饮工夫茶,过去习惯以福建闽北的武夷岩茶和闽南的安溪铁观音为上品,广东潮安的凤凰单枞,也是潮汕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喜爱的茶品。近年来,台湾所产的乌龙茶采制精细,种类很多,已经成为品饮工夫茶的新宠。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在所有茶类之中,制茶的工序最多,制法最独特、最复杂,变化多端,令人惊奇。乌龙茶的品饮方法,在所有茶类之中,也是最为讲究、最耐人寻味的。当我们领略到乌龙茶的真趣,就会被这种特有的珍品征服。烹茶四宝玉书是烧开水的小壶,大多为扁圆形、赭褐色的砂壶,气质朴素淡雅。水沸时,碨盖噗噗有声,犹如唤人。潮汕炉是烧开水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通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或橄榄核作为燃料。出产于汕头,又叫“汕头火炉”,多用细白泥或红泥制作。孟臣罐是泡茶的小茶壶,以宜兴生产的紫砂壶为贵。潮汕一带也用当地的泥料发展出手拉坯成形的“汕头壶”,有别于宜兴壶的挡坯制法。清中期以前,这一类制品往往以孟臣或逸公为名,没有作者的落款。一般潮汕壶在台湾又称“南罐”。若琛杯是一种白瓷反口的小茶杯,有的杯沿绘有青花线条,或在杯身内外绘有青花山水人物,杯底印有“若琛珍藏”字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