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说起有些艺术家从小就已经成名的时候,同时,我们也会联想到齐白石先生的大器晚成。
白石先生27岁前是木匠出身,27岁后便开始由木匠逐渐走上绘画的道路,期间他对我们传统的诗、书、画、印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可惜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不被认可。后来他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的建议进行“衰年变法”,他老人家的画风大变,从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
按照这个说法,白石先生是大器晚成的。但仔细想一下,便会发现有很多细节是缺失的,如果将这些细节添上以后,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不同的齐白石。
白石先生起初做过木匠没错,不久后便改成了雕刻木匠,这个雕刻工艺便是一门艺术了,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白石先生就是一名专业的雕刻艺人了,他的雕刻水平也是非常精湛的。湖南省博物馆有一套白石先生早期雕刻的八仙屏风,可惜的是这套屏风因年代久远几经辗转现在只有3扇了。这套屏风是八仙人物装饰,现在画面上只有何仙姑、韩湘子、蓝采和以及曹国舅了。仙人的手指纤细、衣着立体,姿势舒展流畅,从这件雕刻品上就能看出自石先生深厚的绘画才能。
白石先生曾回忆道:
我20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去别人家做活时。无意间在他们家里看见一部残缺的《芥子园画谱》,画了半年,除了残缺的部分,都勾影完了。从此,做雕花木活时用这部画谱做依据,推陈出新,画也合乎规格了,避免不相匀称了。
白石先生说得非常朴实,说了句“画也合乎规格了”,这话说起来轻巧,可是做起来简直太难了,多少人努力了多少年不一定达到这个层面。构图简单也好,复杂也罢,能够做到合乎规格还真不容易。白石先生学习了半年,还是一部残缺的书,然后20来岁的他就达到这个层面,这也太不一般了。
白石先生24岁时才真正拜师学画的,拜了萧芗陔这位民间艺人为师,跟随他学画肖像。第二年,白石先生受到著名乡绅胡沁园先生器重,在胡先生门下系统的学习了书画和诗文以及字画装裱等。从这以后白石先生就辞去木匠行当,专靠绘画糊口。
白石先生在自述中说过:年的时候53岁的他第二次去北京,希望在这里卖画为生。可是,当时的他倍受冷落,齐白石自己说:
我学的是八大冷逸的一路,这在当时不受人待见,除了陈师曾先生以外,没人懂我的画。我画一个扇面,比一般画家便宜一半的价格,还是很少有人来买。
按白石先生的这个说法那是很惨的了,但是,他还有一种收入是写在记事本上的。这年九月他记载了这样一段事情,大体是:他在善于理财的老乡杨度那里放元钱让其打理。
那么,这个块钱是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当时他在北京法源寺租了三间寮房,每月8元租金。长孙齐秉灵和三儿齐良琨来北京上学,白石先生估算了一下,他们三人加起来一个月约40元左右。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他的绘画作品很少有人买,怎么他还有这么多余钱呢?当时北大的教授年薪也到不了这么多。原来,惨淡经营的是他的字画生意,而他的篆刻生意却异常的红火。
年的时候,白石先生的篆刻是两元钱一个字。在那个年代,这价格是最高的了。一元钱一个字的都是名家了,一般小有名气的不过几毛一个字。这么一比,也就知道白石先生在当时治印上的名气了,那是相当高的。
除了篆刻收入,吴昌硕还特意为白石先生建议了个零售价。用这个价格一比,许多名家都被比了下去,这也不能说在他的画前识货的人不多了。既然这样,白石先生还觉得很“落寞”呢?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白石先生的“落寞”是源自他的艺术理念,他当时的画风是走的八大冷逸的路子,他年轻时候认真研究过《芥子园画谱》一书。后来的白石先生就进行了创新,像胆敢独造的石涛,像冷逸简约的八大。对前人的宝贵经验做出选择继承,然后创新突破。白石先生在画风上不但没有泥古,题材上也没按寻常路子走。
白石先生画农村、画咸鸭蛋、画蟑螂,甚至画小老鼠上灯台……这在当时的画坛上受到冷遇,也是不难理解了。
在那个时代,我们在改变,西方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面对看着像闹着玩似的印象派,也有一段不适应的经历。印象派画了个郊游野餐以及周末舞会,抛开艺术风格不算,单从主题来说,体现了传统阶层和新兴阶层巨大差异。白石先生和印象派看起来毫不相关,但他们之间的处境,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大胆设想一下,白石先生的绘画风格以及题材,就算没有衰年变法,单凭意识上的变化,他仍然是了不起的大画家。
白石先生晚年变法的价值在于艺术语言上的大突破,白石先生红花墨叶以后,就算在画坛内部,凭心而论,已经是大师的地位了。
所以,对于白石先生的艺术家人生,不妨可以这样概括:
20岁之前他算是个木匠这行里的高手,27岁~50岁这个期间,白石先生从一名木匠转变成职业画家,这期间他对诗书画印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治印方面他的水平已经是在大师的行列之中了。其绘画题材和风格已经走在当时的最前列了,只可惜的是没有被当时画坛足够重视。白石先生定居北京后,陈师曾先生建议他衰年变法,因此,他的画风大变,终成画坛上著名大师。
这么看来,白石先生的艺术人生,并不属于那种早年默默无闻,到了晚年才是一鸣惊人的那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