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间朗朗”、“插架三万”,乃藏书家气派,却不是读书人平常可得。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卷书,一灯一人一杯茶,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即文人的书房。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书桌是必不可少的家具。

在古代,案一般是用以书写绘画用,而桌多用于用餐、饮茶等,而现代生活中,大众对于这两者用途的区分并不太在意,往往会混用。书房里的案就是书桌了,用来读书、写字、作画。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书桌(案)出现过很多次。书桌(案)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我们不一一介绍,在此重点说一下赵白石的书桌。

这一集里赵白石的书桌可谓是奢华,都快赶上皇帝用的了。在古代所有家具都是手工制作,其繁复程度超乎想象。明代的家具以简约实用为主,而清代则追求优雅装饰性。赵白石虽为巡抚之尊,但他的书桌精细的不符合他的身份。只是这雕花可能要花费一个工匠一年的时间。这种雕花在现在的机器雕花是非常简单,道具自然是现代的作品。

(故宫的紫檀书桌)

独坐于书桌边,或对月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是人生难得之快乐。古代文人讲究雅兴,更多的是在意书桌的实用性,只有那些贪腐之人或附庸风雅的才会讲求做工和材料。

现在一些古代留世的书桌已是天价,一些小叶紫檀或是海南黄花梨的家具更是到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价格。

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书桌只是工具。对于达官贵人书桌成了摆设,甚至是收藏品,是炫耀的资本。毕竟几百万上千万的书桌谁会舍得在上写字作画呢?!

大像将尽可能的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讲述你我身边的历史建筑,在这里通过历史建筑共同了解文化传统,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城。

大像带你穿越历史,认识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