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喧嚣的闹市旁,有一座长满爬山虎的房子,房子背后街面,门口藏在一条小巷子,顺着小巷子拐进门口,你会发现一处美丽的庭院面向庭院的是一幢两层小楼。
小楼向阳而建,在二楼的窗户处,一位须发洁白的老人正在日光里观察盆里的游弋的对虾。正值冬日,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袄,观察着出神,不知水已然浸湿了袄袖。
01白菜事件的始末
一声“卖大白菜啦”的喊叫声传来,老人从观察中回过神来,童年时代发生的一幕忽然浮现在脑海之中,那时候他还很小,坐在餐桌之上。
大白菜第一次出现在视野当中,纯白如玉的叶片上点缀着鲜艳欲滴的青翠,宛若两种截然不同的美玉天然地衔接到一块。
他痴痴地凝望着白菜,从朝阳从东方升起,到日上中天,外祖父笑嘻嘻地走近,摸着他的脑袋。外祖父向来不喜逼着他做不爱的事情,知其不爱写字,因此,也不强逼。
知道其爱在白纸上用各种颜料的笔写写画画,常常为购买各种颜色的画笔,因此在看到外孙痴迷的观察后,便细心地为拿上了画笔和纸张。
白菜的形象就这样伴随着外祖父的慈蔼进驻到记忆之中,窗外的叫卖声竟然将记忆拉回那么渺远的从前,他慢悠悠地站起身子,从室内走向街头。
叫卖白菜的是一位穿着破夹袄的老农,齐白石看了一会儿白菜,说道:“给我来两棵白菜。”老农挑好两颗长相白菜,递给了老人,老人到口袋里摸了摸,露出些许尴尬的笑容,不过这尴尬很快就化为乌有,继而替代之的是顽皮。
他走近老农,用商量的语气说道:“可不可以商量个事儿?”
老农的警觉性很强,立刻回道:“摊位小,利润薄,概不还价。”
他摇摇头说道:“不是,不是。”
老农心底犯嘀咕,难道是想赊账?于是说道:”还价尚不行,更何况是赊账。”
老农并不知道老人的身份,老人也不在乎,继续商量道:“我想用我画里的几颗白菜跟你交换,一对一,你的白菜多大,我画里的白菜就有多大。”
老农一听,嘴角露出些不可思议的表情,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用一张纸就像还人家辛辛苦苦种植的白菜。
“不可能!”他回答得斩钉截铁。
老人苦笑了两声,转身返回了家中。老人是谁?姓齐名白石,自幼爱好雕刻、绘画,他的画作里多见白菜,随着历史的变迁,画作里的白菜愈来愈贵。
据说一棵白菜能拍卖到二十万元,不知当初的老农会不会后悔当初的举动。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老农不识货,毕竟一个处于温饱阶段的人,第一要务就是吃饭。
一张画岂能满足口腹之欲呢?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梵高,在极度困窘中还愿意抬头仰望星空,怀揣着生命的热情涂抹出洋溢着活力的向日葵。
02画虾风波的始末
白石老人向来调皮,徐悲鸿先生知道其画功了得,力排众议,聘请其为美术学院的教授。以徐先生学兼中西的知识储备,能入其法眼的岂能是泛泛之辈?
白石先生却从来不用世俗的地位来拔高自己,向来平易近人,爱和市井人物开玩笑。他并不觉得老农不识货,仅仅是觉得这件事儿有些好玩。
除却白菜的事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画虾风波。
白石老人笔下的虾向来是以只来买,据说一人听说老人擅长画虾,托朋友找到白石老人,白石老人向来喜爱热闹,笔尖饱蘸墨水,铺平洁白的纸张,文与可画竹,已然成竹在胸。
白石老人画虾,一只只活灵活现都虾仿佛活了过来,在笔尖涌动着鲜活的生命力。
客人带着专有的目的来拜访老人,经过客套的交谈后,道出了真实的目的。
欲图带走一幅白石老人的爬虾图,白石老人虽然是是艺术家,但是身上也兼具人间的烟火气。
他不会为了所谓的清高,而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这品格倒跟明朝的唐伯虎有几分类似。
他问道:“阁下愿意按只付钱吗?”
客人听到了积极的回答,立刻点头回应道:“愿意,愿意。”
老人捻着胡须问道:“你带的钱够买几只虾?”
客人回道:“知先生笔下之虾价格昂贵,仅仅够购买六只。”
老人听完后,拿起画笔投入了绘画当中,不一会儿,画作完成。
客人笑嘻嘻走近老人,说道:“先生,按照市场交易的选择,可以讨价还价,不知先生愿意便宜些吗?”
老子制止住对方拿画的动作,瞪着眼睛回道:“老朽不卖了!”
对方一看,一计不成,眉头一皱,又生一计。他满脸堆笑地看着老人,解释道:“方才戏言而!”
待老人缓和了情绪后,他又说道:“先生,笔上还有墨,纸上还有空白,可愿否赠送在下一只虾。”
白石老人看了对方几秒钟,拿起毛笔在白纸上开始点染,不一会儿,一只小小的虾浮现。
客人的脸上先是露出微笑,接着就是疑惑,不满,他问道:“先生这只虾,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
原来这只虾看起来不但身形瘦小,而且看起来病病相辑,好似快要归西的模样。
白石老人露出爽朗的笑声,房间里的氛围甚是轻松自在,他解释道:“菜市场上,你见过赠人好虾的吗?”
客人面露尴尬,待墨水干透后,收起了老人的爬虾图。
03结语
这就是白石老人,好像人间的一位长不大的顽童。时间可以让他的面容衰老,身材佝偻,却永远无法改变他的心灵。
正是因为如此,老人才能创造出一幅又一幅惊艳全世界的画作。不信你可以看看老人留下的遗作,几乎每一幅画都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而不是一个老人对生活本身的厌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