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今天继续广州的小谷围岛的行程,昨天珊珊三丫头参观完“南汉二陵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前面的文章《广州这投资3.2亿景点,证“三朝古都”中的南汉,为何游客稀少?》,然后,又一次折回了南汉二陵博物馆的“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展厅。在这个展厅内,珊珊三丫头打算细细品味一件可称得上是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展品:南汉开国皇帝刘岩的康陵中的“哀册文碑石”。这块碑石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能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哀册”,又称为“哀策”,是古时候皇帝、皇后、王子死后,专门为其所写的悼文或祭词,以颂扬其功德,多用韵语写成,并且此祭文刻于册上(多用玉石木竹材质),连缀一起,最后放于寝陵之中。其文体、内容、埋没的目的与墓志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内许多学者会把这个当成墓志的一类来研究。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哀册,制作的材质不一,如唐代哀册多用汉白石;五代前蜀永陵出土皇帝《王建哀册》和南唐二陵中的南唐烈祖《李弁哀册》,是玉石册;明定陵的哀册为木质板状,用丝绳编缀成册……而这些帝皇家的哀册,都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这次珊珊三丫头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看到的“哀册文碑石”,是在南汉开国皇帝刘岩“康陵”发现的。年到年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小谷围岛北亭村青岗清理出德陵,在大香山清理出康陵。
刘岩作为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开国皇帝,他在承继其父兄打下的基础上建立的南汉国。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即今天的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之后由其儿子刘隐渐渐统一了岭南,获封南海王,他在38岁时因病去世,被安葬在“德陵”。经过刘氏两代人苦心经营,刘隐的弟弟刘岩终于在公元年在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史称南汉,刘岩薨于大有十五年()四月,于同年(光天元年)九月“迁神于康陵”。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国一直延续到年,被北宋所灭。
珊珊三丫头在参观的过程咨询过工作人员,德陵和康陵因在维修中,暂时未对公众开放,好在,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内,有一个康陵的复原模型。康陵的陵园在广州小谷围北亭村大香山南麓,坐北向南,依山坡地势分布,在地面建有陵园和陵坛,地下筑玄宫。
陵园呈长方形,四周夯筑围垣,墙垣四角设有角亭。在南墙垣正中有门楼磉墩遗迹。陵墓居陵园中部偏北,为带墓道竖穴砖室墓,地宫上方为砖土结构的坛形建筑。陵坛为方座圆丘,由圆台、方台、散水等分层构成。陵坛南面,由南至北分别建有坡道、门台、门道,与陵坛相连。康陵的玄宫位于陵坛之下,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中室和主室组成。墓道呈斜坡状,封门以墙夹大石板,甬道为双重券顶,用封门砖堵实。墓室顶部为结砌4重券顶,底部用方形砖铺地。
康陵在发掘之前已多次被盗,有许多盗洞,发掘时发现陪葬品只有一些陶瓷、玻璃器、石俑残件,还有玉石片、银环、开元通宝……等。但这些盗墓者,却留下了完整的哀册文石碑:在康陵的前室当门,横立“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碑石一块,在发掘时发现保存完好。侧边刻有缠枝蔓草纹,哀册文阴刻楷书,右起竖38行,共字,哀册文记载:“高祖天皇大帝”及“迁神(按:即灵柩)于康陵”。从这些字样中,人们可以得知墓主是五代时期南汉国高祖刘岩。
康陵是目前已知五代十国陵墓中首次发现的陵园建筑,康陵哀册文成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哀册文碑石。作为皇帝的哀册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中可以看到南汉在文化和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部分内容也可与南汉史和广州现存的南汉遗迹相印证,对于研究千年前的南汉国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成为“镇馆之宝”是当之无愧的。
那么,你有来过广州旅行吗?你有参观过广州五代十国时期的景观景点吗?有来过南汉二陵博物馆吗?在众多的展品中,你是否留意到康陵的“哀册文碑石”?在这之前,你在那里还见过哀册文碑石?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