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1015/4494025.html

盛夏

作者:阿牛哥

夏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节气之一。

古人用十六个字做出了精准的定义:

夏至

日行近道乃参于上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那么有网友就问了:乃参于上是什么意思?参字应该怎么读?个人认为,单从字面上来讲,夏至这天,太阳运行到离北天极最近的轨迹上,(也就是北回归线上),太阳正值人体上方;这一天的白天最长,日影最短。因此,参字在这里应该是参照的意思,所以读(Cαn一声)。

我们的古人早在上古时期,就开始寻天、测影、量日月。到了周王朝,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旦,建造东都落阳时,在阳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郑州登封市东南13公里处,天地之中的告成镇,修建测影台。利用土圭、木杆进行测影,用来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定四时。《周礼》载:日至之影,尺有五寸,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年),玄宗命太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旧制,在原址上重建测影台。将土台木表改为石台石表,并将石表刻上″周公测景(影)台"。夏至日正午,表影长一尺五寸,恰好与石表距离台座上部边沿长度相等;所以地面上看不到日影,故当地人称此台为″无影台”,也称″天心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观测星月,以修历法。

绘制星图,以行占星。

《史记》第一章五帝本记“帝尧"中记载:

(帝尧)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敬授民时。也就是说古人以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辨识方向,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以日出为东,日落为西,向日为南,背日为北。

上古时代我们的古人将黄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个天区,称之为二十八宿。到了商朝,先民把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出东、西、南、北四宫,每一宫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命名。

东方的角宿、亢宿、氏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七宿连在一起其形如龙,称之为青龙或是苍龙;

西方的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七宿连在一起其形如虎,称之为白虎;

南方的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七宿连在一起其形如鸟,称之为朱雀;

北方的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七宿连在一起形如龟蛇同体的神兽,称之为玄武。

春分时节,

苍龙七宿在东部天空出现,

白虎七宿在西部天空出现,

朱雀七宿在南部天空出现,

玄武七宿在北部天空出现。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因此"四灵"即为镇守四方之正神,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易传》分别称四象为少阳、少阴、老阳、老阴。《淮南子》卷三:天之神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

古代住宅风水学讲究房宅坐北朝南。以左山为东、右山为西,房前为南、屋后为北,因此又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家宅、庄院、城池、如果″四象俱备",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镇宅,守护四方,且″四灵得位,便是″风水宝地"。《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名。逢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周迎数千万童。

“四灵"星象随着季节转换,冬春之交的黄昏时分青龙出现,春夏之交的黄昏时分,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的黄昏时分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的黄昏时分玄武上升。因此“四方神兽"又与四季相对应。

青龙属木、青色、主春。

朱雀属火、红色、主夏。

白虎属金、白色、主秋。

玄武属水、黑色、主冬。

史记第一章五帝本记中记载:

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意思是说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住在高处,鸟兽毛羽脱落。

而这一切所说,都是以观察天象的人为基准作参照,人与大地以及地上万物不动,天空中的北极星(也就是紫微星)不动;而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七星在动,二十八星宿在动,整个天体中的星相都在以北极星为中心,围绕着大地,自东向西进行运转,这就是古人的观点。

古人认为地乃万物之元,宇宙主体。能够顺承天道法则。深厚而能载育万物,弘博、光明、而又远大。能使万物享通成长。《易经》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享。

所以说乃参于上的“参",应该读(Can一声)参照的意思。当然,这也只是代表个人见解,不一定对,还请各位老铁批评指正。

盛夏苦夜短,开窗纳微凉,

火火的朱雀,火火的季节,

火火的青春,火火的年华,

火火的激情,火火的舞,

火火的姑娘,火火的歌,

火火的情话,火火的爱,

火火的情郎,清凉一夏。

,.6.2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