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浓时最动人——齐白石《柴耙图》胡烟读画齐白石《柴耙图》如何告诉一个人,你想念故乡?作家写文章,诗人作诗,很多人不一定乐意读、读得懂。齐白石在纸上画个柴耙,没文化的人一看即懂,有文化的人拍手称妙。这柴耙,把我的眼泪给勾出来了。小时候,我的半岛故乡,在通向城镇途中,一路都是黑松林。海风吹过的黑松,干净得很,像被水洗过,溢满松香。林中啄木鸟笃笃敲树的声音,至今清晰。松针是极好的引火,那时候家里烧煤,拉风箱,家家户户门前有草垛。周末,我便推个独轮车,上头绑一个搂草的耙子,到松林里耙引火。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半岛故乡已然消逝,变成了大工厂。进程中,黑松林面积不断萎缩,仅那一小片,也被来回施工的大车碾上了尘土,灰蒙蒙不成样子了。居民烧天然气,再也没谁去耙松针。白石老人的柴耙,勾起我惦念故乡的思绪。那种回不去童年的惆怅,对痛失故乡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了一层霜。心冷。而这旧柴耙,多么令人温暖!白石老人的伟大,在于其不经意中创造经典。他的很多题材,是其他文人画家们做梦都不会梦到的。我向来喜欢文人画,喜欢简单笔墨背后那种充盈的情感。但毕竟,文人画家的画路太窄了,照此路走下去,中国画的图式将越来越单调。幸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是匠人,匠人的优势在于极强的造型能力,据说他年轻时就掌握了在一层纱下面画衣物图样的本事,如同《簪花仕女图》里的华丽衣纹。还有那些精微的草虫,活灵活现,比眼见得还真。眼前这幅《柴耙图》,似乎没展现什么绝技,但不容小觑。老人在画上题了两段话,一段是:“余欲大翻陈案,将少小时所用过之物器一一画之,权时画此柴爬(耙),第二幅,白石并记。”另一段是:“似爪不似龙与鹰,括枯爬烂七钱轻(余小时买柴爬于东郊,七齿者需钱七文)。入山不取丝毫碧,过草如梳鬓发青。遍地松针衡岳路,半林枫叶麓山亭。儿童相聚常嬉戏,并欲争骑竹马行(南岳有松数株,已越七朝兴败,麓山有枫叶亭,袁随园更亭名为‘爱晚’)。三百石印富翁又题新句五十六字。”白石老人有深情,连一只柴耙,都总结出人格的优点——外形像龙与鹰爪,却不凶猛,只耙些枯烂之物,价格便宜得只七文钱。柴耙进入山林,一点青碧都不索取,只是给草木梳理梳理鬓角。白石老人是用多么朴素童真的眼神,看到这些美好呢!诗的后半段,是怀旧。他出生湖南,晚年长期定居北京。日子静谧,分外想家,于是画一堆儿时旧物,以解乡愁,比如这只耙子。又记起,曾在衡山看见有人用它来耙松针;在岳麓山的爱晚亭,有人耙枫叶;小孩子则拿它当竹马。回忆的碎片在闪光。这幅画简单,但内涵丰富,线条也老到。长长的把,一笔下来,不浓不淡。别小看这一笔,浓了,呆滞;淡了,轻飘,都不能算是好农具。白石老人给出的力道,微微的枯笔,在一根线条里细微的留白,像是柴耙在时光中的磨砺,也像是经过农人双手抚摸的陈旧。而耙齿上那一笔浓墨,是点睛之笔,象征坚韧。越琢磨越有味道。白石老人画的,哪里是柴耙,分明是农人的心。中国是农耕社会,没有谁根子上不是农民。白石老人写的,又是文人的心,对万物怀着柔情与悲悯。最厉害的,他还有一支匠人的笔。不经意间画个柴耙,也能耙到人心坎上。这便是齐白石了。也只有齐白石了。壹点号尹燕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