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介绍的这幅画是收藏在北京画院的一幅白石先生的绘画作品——《松寿》,这幅作品是白石先生于年绘制而成的。纵观白石先生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应该是白石先生所有松树作品的代表作,也是白石先生进入艺术成熟期的一个至高水平。
白石先生以干湿不一的淡墨先将挺直的松树躯干画出,显然,白石先生将松树的躯干是当成了画面的背景了,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用干墨画出枝干交错的前景。
松针的画法可分为三个密而不乱的层面,每根松针相互重叠,没有一丝丝淤塞的感觉,而且还非常通透。每一根松针运笔都很沉稳,丝丝入扣、呼应,尤其是画出了松针那种柔韧和坚硬、柔中见刚,刚中见柔的特性在白石先生深厚的笔墨功夫之下清晰可见。观赏者可清晰地从每根松针上寻到它的来龙去脉,每次观赏此画,都为白石先生大师级的手笔而感慨。
松树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体系里,他是坚强不屈和永恒等多种寓意的代表。白石先生将这些寓意全部融合在了这幅作品中,并用苍劲老辣的枯笔篆书题写《松寿》二字的标题,以表达松树的意境。
此时,我想起了唐朝末期著名画家荆浩在他的著作《笔法记》中关于我们绘画的论述,这里面有一部分是阐述了关于松树画法的章节。书中也提到了松枝倒挂,但又没有坠于地面等形姿,并对画松树的重点作了详细和准确的描写,尤其是强调了松树特有的那份君子之德。
白石先生绘画《松寿》
重读这段文字,再观白石先生此图,我惊讶地发现,此图的气韵竟与荆浩所说的完全吻合,怪不得我在此时会想起《笔法记》来。
白石先生这幅作品就好像专为荆浩《笔法记》配图一般;荆浩的《笔法记》就好像专为白石先生作品的注解一样。可是,荆浩大师与白石大师他们时隔了千年之遥远。
我们不仅为两位大师能有这般美妙的唱和而为之欢呼雀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