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东晓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即公元年,算来今年已经是岁了。很快就将步入千岁老人之列的苏轼,不仅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而是越发耀眼。他犹如宇宙深处的一颗巨大的超新星,其爆炸喷射出的能量,让宇宙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他的光芒万丈,而且这种光芒,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延伸有所衰弱,反而是愈发强烈。
苏轼从未曾老去,他就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高唱着“大江东去”,感慨着“千里共婵娟”,唏嘘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伤感着“寂寞沙洲冷”,逍遥着“也无风雨也无晴”,并且还吃着“东坡肉”,啃着“东坡肘子”。在中华文明史上,很少有人能像苏轼这般深刻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于这个“神一般存在”的男人,我们只能献出我们的膝盖,顶礼膜拜。
苏轼是罕见的全才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在诗词书画文章美食医药工程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作为普通人,但凡能取得其中的一项,就足以名垂青史。作为宋词的爱好者,也作为苏轼的小粉丝,我试着盘点一下苏轼的身上的人生标签,以表达敬仰之情。
一、词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如果宋词是一轮明月,那苏轼就是宋词中的“扬州”,毫不夸张的说,苏轼一人就占据了宋词的半壁江山。他对于词的发展或者在词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大多?可能我们怎么拔高都不为过。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让“宋词”成为对垒“唐诗”的存在,他用词影响了他那个时代和他以后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在词中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显性基因。
我们常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以表达柳词流传之广,但我们想一想,现在你随便在大街上拉一个人,他大概率能都会脱口而出背诵几句苏轼的词。
苏轼流传最广的词当然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白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不需要解释,中国人都懂。无论是上阙中的“豪情万丈”,还是下阙中的“人生如梦”,是中国人都懂。由这首词衍生出来的成语诸如“大江东去”、“江山如画”、“灰飞烟灭”、“人生如梦”等等,早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唉,人生如梦,我们常常感叹的,苏轼都感叹过。
苏轼的词流传度都非常高。他的一首小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由于被改编成了歌曲,更是广为人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首小令,在苏词中应该说是比较一般,但就是这么个“比较一般”的作品,依然能让我们现在的作词者只能“高山仰止。”苏轼写了一只乌鸦,一只倔强的乌鸦。它宁愿受冷受冻,也不愿找个地方随便栖身。这种不肯卑躬屈膝的姿态,不正好像我们吗?我们虽然如乌鸦般平凡,但我们也在努力,也在奋斗,也不肯将就自己,也不肯将就生活。寂寞沙洲冷。我们宁肯在黑夜中品尝寂寞与孤独,也愿意攀附他人。这种精神,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与李白“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为什么中意这首小令,因为苏轼不仅在写自己,更是在写我们。
苏轼的名句太多,“十年生死两茫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等,等等……
二、诗人由于宋词太过耀眼,所以历来对宋诗的重视程度都不是特别高(这可能也与宋诗多写哲理,相对比较枯燥有关)。事实上宋诗虽然比不了唐诗,但相对于后世来说,也是“天花板”般的存在,更不要说现在横行的“屎尿题”、“梨花体”等等了。那分明是在侮辱诗。
作为诗人,苏轼的诗写的也非常精彩,堪称精彩绝伦。
他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也是宋诗的典型代表,应首推《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将宋诗说理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还成效显著,以至于到了今天,这首诗已经超出了诗中原本要表现的内容,其诗中蕴含的道理,被后人扩展了不知道多少倍。庐山出诗啊,唐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有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与苏轼在庐山这场遭遇战,窃以为苏轼更胜一筹。毕竟写景的诗太多了,而像苏轼这般将写景与说理如此巧妙的融合起来的诗始终是少数。
但苏轼最著名的诗句并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没想到吧,这句诗也是出自苏轼之手。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首题为《春宵》的诗,虽然写的婉约,但却简单,而且我们都知道诗人在说什么。讲段子都能讲的如此“出尘脱俗”,借用网络一句话“我知道你开车并且还超速,但就是没有证据”。苏轼讲段子的功力绝对冠绝古今。他另一句著名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段子,也是清新脱俗,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对此,我们怎能不跪拜?绝了!
三、书法宋代书坛,犹如今日,大师横行。只不过,宋代的书法大师是真正的大师,而现在的书法大师,十有八九都是搞笑的,或者自封的。宋朝书坛能说得上名号的大家实在太多,事实上不写得一手好字,都很难在宋朝文艺圈混。范仲淹的《道服赞》、曾巩的《局事帖》、王安石的《过从帖》,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国宝,但这几位的书法,在宋朝可能都拿不出台面。宋朝书坛就是这么“内卷”,比“词坛”还“内卷!”
宋朝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除了宋徽宗赵佶外,应首推宋四家,即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中排名第一的蔡襄据说是后补的,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叫蔡京,也是书法大佬,但由于是奸佞之臣,就被踢出去了。哥哥被踢了,弟弟就补上了。排名第二的是苏轼。排名第三的黄庭坚是苏轼的弟子,为“苏门四学士之首”。排名第四的米芾,虽未正式拜在苏轼门下,但也曾受教于苏轼。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米芾专程去求教。苏轼不仅指导米芾书法,更建议米芾学习魏晋。后来米芾采纳了苏轼的建议,潜心魏晋,不仅终得王羲之雅韵,更独树一帜,成为一代书法宗师。宋四家,毫不客气的说,苏轼占了三家。
苏轼流传下来的帖子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堪称旷世神品。乾隆皇帝将此并入《三希堂贴》,并多次题跋,是他心头肉,称之为“神品”。《寒食帖》是苏轼蛰居黄州所作。当时苏轼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带着一家老小,赶到黄州,其精神寂寞,生活困顿,这此种情况下,他遣性而为,才有了这幅《寒食帖》。《寒食帖》的诞生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可谓极为相似,书写者将自己的心情完美的寄于书法之中,让书法不仅是“写字”,而是在“每一笔每一划”中都蕴含着书写者的精神。
《寒食帖》云“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词人饱经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令人不忍卒读。黄庭坚在贴后曾题“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文章本天成,天然偶得之。书法亦如此。
四、散文若以散文论古人,当首推“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位文学家,以其出色的文章作品,被尊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是唐朝的,其余五位都是宋朝的。唐宋文化之盛,可见一斑。苏轼苏洵苏澈,三人为父子关系,其中苏洵是父,苏轼与苏澈是两兄弟,一门三杰,实属罕见。在称“唐宋八大家”的同时,还流传着一句话,“天下文章,韩柳欧苏”。由此可见,苏轼在散文界的地位。
苏轼文章的特点是气势磅礴,犹如大海,滔滔不绝,后人有“韩潮苏海”之说,意思就是指“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气势宏伟,如海如潮”。
苏轼的散文代表作首推《赤壁赋》。
赤壁乃三国古战场。在此地,唐代杜牧曾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作于此处。一处赤壁,有一首好诗,有一首妙词,又怎能少一篇雄文?这篇雄文就是苏轼的《赤壁赋》。
赋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文章读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自带一股飘然的仙气,令人神往。赋又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是何等的潇洒。最终苏轼写道“杯盘狼藉,不知东方之既白”,人生快意如此,夫复何求?
除了这篇《赤壁赋》,苏轼的《放鹤亭记》、《凌虚台记》也都是旷世杰作,应为枕边书。
五、绘画苏轼有个表哥,叫文与可。文与可是宋朝著名的画家,以画竹著称。但若说画竹,苏轼也不遑多让。作为画家的苏轼,其成就也是极其斐然。
苏轼主张“画外有情,画应有寄托”,他反对形式和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不仅仅提出理论,更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者。苏轼寓居黄州时,米芾曾专程拜访。米芾见苏轼画的竹子“从地一直起至顶,运思清拔”,就很是疑惑的问:“何不一节一节画呢?”苏轼回答说:“你什么时候看见竹是一节一节长出了的呢?”苏轼又作枯木、怪石,枝干虬屈无端,石皱硬。这实际上表达了苏轼当时的苦闷状态。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精神寂寞,生活潦倒,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树木和石头才会如此怪异。
后来,米芾终于理解了苏轼的精神世界,他在《题苏东坡木石图》诗中写道:“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口。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苏轼的这种“画外有情”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就深受苏轼影响。他的画常常就给人以怪诞之感,比如鸟无脚、荷无根,反映的就是画家内心的孤独的、无奈的精神世界。
在书画史上,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这为我国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轼的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有《雨竹图》、《枯木怪石图卷》和《潇湘竹石图卷》。其中《雨竹图》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枯木怪石图卷》是私人收藏,《潇湘竹石图卷》存于中国美术馆,都是传世国宝。
六、音乐宋词本身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诸如南宋姜夔的词集就被称为《白石道人歌曲》。苏轼的词当然可以拿来唱。据说苏轼听到有歌者唱柳永的词时,就有些“暗自较劲”。他问歌者,说:“我的词与柳七的词相比,如何啊?”柳七就是柳永,因为排行第七,成为“柳七”。歌者略微思考了一番,回答说:“先生的词适合关西大汉,手执铜板,高唱‘大江东去’,而柳七的词却适合八九岁女郎,拿红牙板,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固然可能是后人假托之作,但也足以说明苏轼的词,在当时就已经非常流行。
苏轼不仅写词,而且打破了音律对词的限制。苏轼之前,写词称为“填词”,而不是“作词”。为什么呢?因为词有词牌,每个词牌又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律,词人写词就要按照词牌的音律来填词。这无疑会束缚创作者的手脚。苏轼非常反对这种“形式制约内容”的情形。他大胆的提出“词要合于声律,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声律”,他以自己的实践把词的创作引上了浑然天成的境界,从此写词也就成了作词。作,就是创作的意思。虽然对于这种做法(苏轼的部分词作的确不太符合韵律要求),李清照等人有所“诟病”,但文学史上历来都有“词至苏轼,其体始尊”之说,可见苏轼对词音律的改革影响是多么的成功和深远。
除了作词之外,苏轼对于音乐的作用还有特别的认识。他在继承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思想的基础上,在《策问六首古乐制度》中提出“圣人之治天下,使风淳俗美者,莫善于乐也”。苏轼认为音乐能够移风易俗,教化民众,并且效果良好。他不仅这么说,更是身体力行。苏轼曾经被贬到海南儋州,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没有丝毫气馁,而是兴办教育,用诗书礼乐来缓和黎族和汉族的矛盾。
史载“迨宋代文豪苏文忠公以事谪儋,日与黎、王诸贤笠屐往还,唱酬吟泳,大开文化,而后飞黄腾达,代有闻人”。又载“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乐之教转移其风俗,变化其人心”,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抛开音乐,苏轼亦可为后世为官之楷模!
七、美食四川多美食,至今川菜都大行其道。提起四川,提起川菜就不得不提苏轼。苏轼是四川眉州人,由他发明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乃川菜代表作。就是这么神奇!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像苏轼这般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还影响着我们的饮食,甚至娱乐生活。
东坡肘子,不仅是眉州特产,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实东坡肘子虽然以“东坡”命名,但却着实属于美丽的误会。苏轼一生可谓颠沛流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奔波,他也得以涉足大江南北。相传,苏轼曾在江西永修一代逗留。永修属于江西九江。他在永修游玩期间,治好了一个农夫儿子的病。为感谢苏轼,这位农夫就特意留他在家里吃饭。农夫在煮猪肘子,苏轼闻到香味就忍不住吟诵道“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一听,还以为苏轼在教他怎么煮肉呢,于是他就将系肘子的稻草也放进了锅里,与肉一起煮。结果煮出来的肘子是又香又烂。后人就将此种肉成为“东坡肘子”。
如果说东坡肘子是个美丽的误会,那东坡肉的发明权却实打实的属于苏轼本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坡肉就是苏轼寓居黄州时发明的。在宋代人们比较喜欢吃羊肉,而对于猪肉却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宋代人都有钱吧。总之在当时,猪肉不仅便宜,还没人愿意吃。苏轼自己都说“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苏轼刚到黄州之时,那是身心俱疲,而且还穷困潦倒。他们一家人挤在一座破庙里,吃饭都成问题,更不会再挑剔了。于是廉价的猪肉就成了苏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猪肉就这么被苏轼解锁,以至于后来渐渐的取代了羊肉,成为人们日常食肉种类的首选。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轼吃猪肉的示范效应,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当时苏轼煮的猪肉,也是只放一些盐巴,应该不会太有味,但是煮肉的是苏轼,那就不一样了。连苏轼这样的大人物都吃,你还不吃?就这么着“东坡肉”不胫而走,享誉南北。
不过发明东坡肉的时候,苏轼可能还不叫“苏东坡”,“东坡肉”这个名字应该是后人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刚到黄州时,苏轼相当郁闷。等在黄州住下一段时间,在参寥子等朋友的帮助下,苏轼忽然觉得黄州也不错,也渐渐的喜欢上了黄州。他租了一块地。在这块地里,他种稻米,种蔬菜,生活不仅安顿了下来,还渐有起色,苏轼也迎来了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作品皆诞生于黄州。苏轼与黄州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租的那块地,刚好位于东边的河坡上,白居易有诗云“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于是苏轼就给自己取了个号,就是“东坡”。所有呢,究竟是先有“东坡肉”还是先有“东坡”着实不好说。
八、医药苏轼还是位很有成就的医学家。天才就是天才,学什么成什么。苏轼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我们所知道的有眉山(四川),凤翔(陕西),开封(河南),杭州(浙江),密州(山东),徐州(江苏)、黄州(湖北),南京(江苏)、惠州(广东),儋州(海南),等等。苏轼每到一处,都亲自查民风民情民苦,并且注意收集各种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子。古代的秀才本身就是半个郎中,苏轼本人又熟读本草,熟悉药性,他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悬壶济世。为方便百姓,他编了一本书,称之为《苏学士方》。这本书与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良方》合称为《苏沈良方》,流传甚广,而且有些方子,还是经典,现在还在用,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等。
苏轼养生之道颇为钻研,非常善于食疗。相传他每天基本上都是五更起床,梳头百遍;睡觉前都要泡脚,而且还特讲究,是用冷热水交替泡脚。他主张吃饭时不要吃太多,要少吃多餐,要细嚼慢咽。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坡杂记》,其中记载了很多养生和食疗的知识。比如芡实,比如地黄,对其功效,苏轼都甚为精通。
苏轼生于公元年,于公元年去世,活了65岁(虚岁)。这个岁数在现代社会可能不算长,但在古代,尤其是在文学圈,算是比较长寿的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嘛。李白活了61岁,杜甫58岁,李商隐和柳宗元是都不到50岁就去世了,李贺和王勃更是短命,像刘禹锡与白居易这号的寿星,实属罕见。当然苏轼的长寿不仅仅与他养生有道有关,还与他生性豁达有关。
九、水利工程在我国公认的12位治水文化名人中,苏轼与大禹、李冰、孙叔敖、郭守敬、林则徐等人一起入选,可见在水利工程方面,苏轼是多么的厉害。千年岁月悠悠过,但杭州的苏公提依然还在。
早年苏轼在陕西凤翔任职时,遇上大旱,他就想修建一个水库,目的是“水多则蓄之,干旱泽泻之”。于是他就深入一线,实际考察,因势利导,于是就有了“东湖”。这个名字都是苏轼取的。他在湖边种莲载柳,建亭修桥,就这么着一个清澈秀丽又气势磅礴的大湖就出现在了西北干旱之地,在今天都堪称奇迹。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苏轼创造了“东湖”,又转身缔造了“西湖”。苏轼之前的西湖,可没有那么美。苏轼到杭州之后,亲自考察一番,然后就上书朝廷,这就是《乞开杭州西湖状》。这应该是西湖历史上第一份战略性的开发和保护方案。苏轼将治水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希望朝廷要全面整治水务,要“兴利除害”。他不仅这么说,也这么干。他动用20万民夫,改造西湖,这才有了后来闻名天下的西湖美景。想一想,如果不是苏轼治理西湖,许仙和白素贞去哪约会?苏堤春晓,这是苏轼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瑰宝。
除此之外,苏轼还曾治理过颍州西湖(安徽)与惠州西湖(广东),他也有“西湖长”的美誉。他在湖州短暂任职期间,对太湖也进行了一番整治,且成效显著。在他文章著述中,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优美诗词散文外,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也非常多的,著名的有《乞开杭州西湖状》、《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乞开石门河状》、《吴中水利书状》等。
对于苏轼治水的功劳,后人写诗赞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言而总之,苏轼能与大禹、李冰并列,绝对是实至名归。
除上述九大标签外,苏轼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最著名的学生有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秦观虽然学苏轼,但却是婉约词的宗师。他的诗学成就也非常突出。黄庭坚在诸多方面都深受老师苏轼影响,在诗方面与苏轼并称“苏黄”,书法上两人又同列“宋四家”。晁补之是宋代诗坛巨擘。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评论道“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聚,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逡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张耒也是宋代非常著名的诗人,在宋诗坛上,他的成就虽然不及老师苏轼,也不及陆游,但也是有数的一流诗人。
除了苏门四学士,著名诗人陈师道,著名学者李格非,都是苏门的学生。李格非生了个好闺女,就是李清照。公元年,苏轼到李格非家做客之时,李清照刚1岁。按常理说苏轼应该抱过李清照。苏轼去世那一年,年方十八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开封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李清照的艺术生涯正式起步,宋词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接力。只是这一次“接力”并不完美。年轻气盛的李清照在《词论》中对宋代有名的词人“评头论足”个遍,苏轼也未能幸免。其实李清照对苏轼颇为微词,也属正常,毕竟苏轼与赵挺之乃政敌,且水火不容。赵挺之正是赵明诚的父亲,也是李清照的公公。
苏轼(公元年1月8日—公元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五千年中国文化史上,只有两个人能称之为“仙”,一个是李白,一个就是苏轼。
让我们再次献出我们的膝盖,跪拜苏轼!
更希望我们能常读苏轼。
张东晓,男,年生,河南省平舆县人,现定居于北京。作品发表在《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报刊杂志,出版有散文集《一曲千年》,现为北京市通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宋哲宗的首任皇后孟氏:两度被废、两度复位,两次挽救了大宋?珂里叶特氏:那个活在对儿子追忆中的女人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