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廉菖蒲“花有四雅,兰花淡雅,菊花高雅,水仙素雅,菖蒲清雅。”这句话出自文震亨的《长物志》,而这“四雅”当中,菖蒲又以其隐逸的特性,被誉为“天下第一雅”。吴昌硕菖蒲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只了解兰、菊,对菖蒲还比较陌生。其实,我国的菖蒲文化历史非常久远,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很多文墨客都癖好菖蒲,像苏轼、陆游,都对菖蒲情有独钟。居廉菖蒲苏东坡曾以四句话概说菖蒲之精神——“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咱分别来看,菖蒲长于深山的小溪边上,到了冬天,百草凋敝,唯菖蒲碧绿,这是“忍寒苦”;菖蒲隐居深山,淡泊自处,无人照看,但依然生机盎然,此即“安淡泊”;菖蒲是与清泉相伴,不干净的地方它不能生长,所以它自然是清净的,故说“伍清泉”;菖蒲以白石为友,白石上可以没有一点土,它扔可以扎根其上,谓“不资寸土”照样长得很好,是为“侣白石”。齐白石菖蒲同气相应,同声相求。菖蒲的这些自然属性,很适合古代文人清高独立的自我定位。能有这么一种隐逸世间、淡然自处、洁身自好的文雅之物,自然会引起文人墨客的情感共鸣,于是,将其移入书斋,成为案头清供。他们在蒲草那里,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并以蒲草之品性,勉励自己。朱屺瞻菖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蒲草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是君子品行的缩影,我们的古代文人,追求“雅”“正”二字,所谓“雅”,指的是修养与文气;“正”,即指浩然正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菖蒲恰好集之于一身,处野外,安然自适;居厅堂,飘逸秀雅,可谓宠辱不惊,自然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溥心畲菖蒲菖蒲置于书斋,据说还有一种讲究,可以养目。因为,在书斋读书,时间长了,眼睛会干涩难受,聪明的古人就在书斋里放上一盆蒲草,利用菖蒲叶子上的凝露,来润泽双目的。张大千菖蒲蒲草除了可以观形,亦能满足闻香。它的香气不艳,不俗,醒透深沉,丝丝缕缕,若有若无,刻意去闻,却闻不到,无疑嗅香,却清香沁人。就好似上好的茗茶,它的香气一定是醇厚的、深沉的,可以回甘。这就符合中国艺术的“线性”特征,需要我们用心去品,感受那种润物无声的美妙。张熊菖蒲除了闻香观形,菖蒲还常常入画。尤其在文人画兴盛的清至民国时期,菖蒲是很多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我们今天,还可以从这些墨迹中,窥见植蒲时,在造景、选材以及盆、石搭配方面一些可资参考的经验。金农、居廉、吴昌硕、溥心畬、齐白石、朱屺瞻等,都是画蒲草的高手。朱屺瞻菖蒲“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就非常喜欢画蒲草。他对菖蒲的喜爱,可谓超乎大家的想象:给菖蒲过生日、娶媳妇。他曾用元代的鹿胶墨为菖蒲写生,并赋诗一首,在诗中,他称菖蒲为“蒲郎”,意欲把南山下的“石家女”,与之配成一对。可见,他已经把菖蒲当人来看了。据说,他只要看见菖蒲,就看两眼放光,有诗为证:“乞来岂但洗烦恼,令我道眼增双明。”金农菖蒲金农有一幅《菖蒲图》,是画在绢上的。画面上,画了三盆大小不一的密植菖蒲,又短又细密,完全符合菖蒲的审美标准——短、细、密。可见他真的是植蒲高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76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