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贵阳度过的夏季,算算该有六七十个了,但只有一次让我鲜活地感觉到贵阳夏天的特色。那是一九四六年,我随着两个姐姐,从家乡安顺到省城贵阳来度暑假。乘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聪明人创造的木炭车,在简陋的公路上匍伏爬行,这一百公里路要走近十个小时,清晨出发,到贵阳已是暮色苍茫。次日近午,跟着姐姐逛大十字,一走到中山东路正山巷口,我就想:贵阳的夏天真“热闹”:又热,又闹。高音喇叭里周璇在唱“五月的风”。巷口一边是“开罗照相馆”,大玻橱里挂着水彩着色的明星大照片;另一边是“东新餐馆”。路边停一辆蓝光闪闪的轿车。这条巷是专卖进口货的地摊群,五光十色简直溢出巷外。再加上行人如织,市声如潮,自然教我这个县城少年眼也热闹,耳也热闹,应接不暇,兴奋不已。当时的这点“繁华”,今天来看只能是“寒伧”,比不上现在一个小县城。但别忘了那个时代。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除了几个繁华地区,大部分还是乡镇模样哩。另外,我的家乡安顺小城,也因难民的涌入和东南亚军需物资的运输,也同贵阳一样地突然热闹起来。但是,庆祝胜利的爆竹声刚悄歇,这股汹涌的人流也就迅速退潮,小城还原了冷清清空荡荡的旧貌。令人寂寞难耐。看到贵阳还继续这样热闹,不觉大喜过望。姐姐的兴趣在搜购流行歌曲唱片:周璇、白光、姚莉、吴莺等等。本就陆续托便人代购了不少,这次就是补缺求全。在大十字亨得利钟表行精挑细选,买了一大堆。我的兴趣在书店,主要是找还珠楼主的著作,蜀山剑侠传,峨眉七矮等等,共同的兴趣则是大看其电影,再就是吃贵阳有名的小吃,公园路的鸡丝凉面,广寒宫的肠旺面,冠生园的鸡球大包,红边门的恋爱豆腐果,深夜街头的开水面之类。转眼几十年过去,热闹是爆竹,响了就烟消雾散。留下的是清淡,清淡是水,长流水,无滋无味,有滋有味。至今难忘的,是贵阳夏季里的几件小玩艺。一是用小竹笼装了卖的叫蝈蝈。省城人叫它“炸拉子”,似乎更能突出它那响天动地的鸣叫本领。一扁担挑上几十只小笼,每个笼里一只,逞着劲头竞赛,货主和顾客得提高嗓门来讨价还价。拎回家挂在窗前檐下,叫得黑夜也会迟到两个小时。那声音应该说是噪声,而且肯定超过多少多少分贝。然而童年时不嫌其吵,只觉得有劲,有它才像夏天。后来读到聂鲁达描写中国叫蝈蝈的诗句,便觉与这位大胡子智利人一见如故,从此爱读他那些浩浩荡荡的诗。玩叫蝈蝈北方更讲究,买蝌蚪玩就恐怕是省城独有的了。远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之前,小贩们就把蝌蚪装进用再生玻璃吹制的小罐,在街头叫卖了。那叫声很特别,不喊“蝌蚪蝌蚪”,也不叫它的小名“卖棒头鱼”或“卖古噜崽”,而是长声吆吆地唱“活的活的——”“的”字读如嘞(阴平)。玻璃罐外形也很特别,如歪嘴寿桃,中心凸起一枝珊瑚或仙山似的东西,染作红绿杂色。装上水,每只放进五个蝌蚪,那些大脑袋小尾巴的“活嘞”就绕着那仙山或珊瑚游玩,叫小孩联想起蓬莱岛的巨鲸。从十岁以后,我心里的贵阳盛夏,便永远是炸拉子、活嘞、糖渍的鲜藕片和早逝的大姊。它们都是她从街上买回来的。许多许多年后,在乡下教书,学生们捕小鱼送我,我却向他们讨蝌蚪。用大白瓷盘养起来,看它们像一滴浓墨落在清水里,眼看要渗开了,却终于不渗,大头纹丝不动,尖尾迅如飘风地来去,像是看齐白石老人的画。直到有的长出两条小腿,样子可怕起来,才倒回田沟里去。热闹是烟,清淡是水,人间有味是清欢。文/戴明贤文字编辑/邱奕视觉/实习生陈薇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5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