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周北京宣传片截图

“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或许就像《艺术的慰藉》一书中所列举的那样,是记忆、希望或者是成长、自我认识与重获平衡等等。但无论怎样,艺术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那么一点不同,尤其是在此刻。

作为一直致力于推广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先锋平台,画廊周北京在今年迎来了第六个年头。我们也带着这个问题,与画廊周北京的3位参展艺术家张英楠、石至莹、侯子超聊了聊,从创作者的视角去重新感受一下“艺术”这件事。

张英楠

描绘内心的风景

张英楠

年生于陕西宝鸡,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居住工作于北京。人物摄影:李英武

艺术家张英楠的创作大部分与空间有关,早些时候,他对于空间的兴趣是在于能够在二维平面上制造出三维的假象。但随着创作时间的增加,空间的含义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承载记忆与回忆的载体,通过这些可见与不可见的未知空间呈现真实的自我。在此次画廊周北京期间,其最新展览《负片》将在索卡艺术展出。在展览中,艺术家将借助这些空间,去描绘一场内心的风景。

此次展览的作品是张英楠在年到年的创作,这也是他在索卡艺术的第三个个展。在展览中,张英楠通过超现实主义与景观绘画的方式来反映自己对于当下现状的思考与内心真实的自我。

“这些创作都是发生在疫情时期,疫情让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变得破碎不堪,我希望通过这些零零散散的碎片去映射内心的一种感受。”张英楠说。一如展览名“负片”,负片是我们过去拍照时所用的一种胶片,通过一个反向去印证正像的出现。

在他看来,现在科技发展得非常快,这种传统的拍摄方式如今大部分人已经不太会去用了,更多的是选择数码的方式呈现。“但其实胶片的呈现方式,是一个化学的、真实的图像的体现。这同绘画很像。绘画本就是一件非常手工化的事,并且速度很慢。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和生活的节奏放慢,把那些杂音除掉,回归到自己本身。”张英楠说。

一直以来,张英楠的创作大多与空间有关,起初是出于对二维平面上制造出三维假象的着迷。但慢慢地,他发现在这些可见与不可见的未知空间中承载了许多记忆与回忆,而这些逐渐拼合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我觉得每张作品它更像是自己同自己对话的过程,画的是内心的风景。而这些‘风景’的意图是从潜意识中来的,从生活点点滴滴正常的意识渗透下来,又或许是平日里自己都未曾发现的自己,但它却是真实的你。”

印记×cm布面油画

回声×cm布面油画

分离×cm布面油画

那是虚无×cm布面油画

本组图片由艺术家和索卡艺术提供

张英楠形容绘画为自我精神上的避难所,是一个可以偶尔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空间。以绘画作为媒介,以空间的框架为结构去表达。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会有种极强的稳定感,这种稳定感,理性、冷静、克制。张英楠坦言,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应该是一种看起来很枯燥的状态。他会先用尺子、直线去框定一些非常具体的形体,有时候一根线要反复画上好几次。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相反会让他格外紧张。

于他而言,追求极致不是为了满足,而是过程中需要这样。“可能这是我需要的一种‘速度’,我需要维持在这种速度之上,如果没有达到,那可能所有的力量就都懈掉了。”张英楠说。

就像他的工作室被打理得一丝不苟、会按照非常精确的数据去萃取咖啡……在他看来,理性就是结构,所有这些感性的成分,必须依托在有效的结构之上。而他所选择的这种方式是想让这些感性的部分更有归属感和秩序感。

张英楠工作室。摄影:李英武

“我不希望每件作品在之前就有非常大的计划,脑海里会知道它的结果,所有一切都是未知的。但在此之前我会有一些规划,做一些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去自然而然地发生一些事情。”就像是在高速地滑雪,抑或是开着车冲向一个制高点。你知道危险的感觉,也知道你想要完成这件事的感觉,两者并存。直至最后的节点,你都不知道它会不会翻掉,或者说是否能够冲到顶峰。“我觉得这些作品都是这样的。其实翻过那个高点之后就不重要了。因为很多东西是发生在过程中的。”张英楠说。

对话张英楠

Q一直以来,您的艺术创作脉络是怎样的?从初期的艺术探索到目前为止有过哪些大的转变吗?

A从最早学艺术到慢慢接触艺术,再到后来表达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理解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说早期,我可能也受到了一些摇滚乐的影响,觉得艺术是一种为了祛除掉一些束缚的宣泄方式,去追求真实的自由、去舒展个性,在当时也有很多这样绘画性很强的作品。但是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了几位艺术家,比如说贾科梅蒂,他颠覆了当时的我对于自由的看法。他们有点类似于科学家,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去研究视觉,研究这些形象产生的心理关系。这件事颠覆了我当时的认识,并且让我觉得,这才是我应该去做的工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会认真地去考虑视觉的问题,比如他所讲到的色域、比例,包括色彩对心理的映射等等,才开始明白这些元素意味着什么,否则之前都是凭空靠着感兴趣去绘画。这是理解上的一个转变。

Q如果不做艺术家的话最希望从事哪种职业?

A去当一个护林员。给我一间小木屋,一条狗,一辆越野车,就在山里面,我每天都可以到处游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我们在都市生活久了,对很多事情会变得麻木,当你回到自然的时候,你会完全不适应。但我觉得,那才是更真实的世界。人应该不停地换位思考、去更加客观地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很喜欢去野外,去做一些野外的工作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Q在您看来,画廊周北京的举办对于艺术家以及观众来说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A我去年参观了一些画廊周北京的展览,整个感觉还是挺好的,尤其是在当下,大家的出行都深受疫情的影响,如果在身边有这么一个非常集中的机会,可以看到不同的作品,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画廊抑或是大众,我觉得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们还是需要艺术的,我觉得艺术就是让我们同现实保持最佳距离的一个非常好的媒介。

石至莹

探究世界的真实性

石至莹

年生于中国上海,年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硕士学位。

在画廊周北京期间,艺术家石至莹同名个展在空白空间(草场地)展出,展览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对于“石头”系列的研究。与过去不同的是,此次展览的作品中融入了相当丰富的色彩以及对于镜像的描绘。石至莹说,她希望能够用更为活泼和多样的绘画方式来呈现自己在观察这些自然物时的体会。

宝石,白石与镜像2布面油画90×cm

宝石,白石与镜像4布面油画90×cm

本组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石至莹在工作室靠近窗边的桌子上,摆放了各种形状的石头、水晶和透明几何体,在天光的映射下,物与物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正如她即将在空白空间展出的作品一般,虽是延续了多年以来对于“石头”系列的研究,但画面不再是趋于平静与意象的水墨色,反而多了一丝活跃的节奏以及趣味性的色彩。

石至莹工作室

石至莹坦言,作品中这些色调与颜色的选择来源于其对自然界的观察,同时也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启发。“因为敦煌壁画的用色是从矿物世界提取来的,研磨成粉后再调制成颜料,所以这些色彩对我来说其实是连接了物质世界的信息和感官世界的体验,很自然,不造作。并且色彩本就是生活和绘画中很生动活泼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用刻意去掉这种自然的痕迹,反而可以让我更为放松地去处理绘画中的不同对象。”石至莹说。

长久以来,石至莹对于探究世界的真实性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她试图在绘画中将这一切探究过程的体验进行可视化表现。同时,她的艺术创作基础是建立在其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体验和思考上,譬如说,她所体验到的一些事物既在又不在的状态,或者说不确定的状态,但是这些其实是很抽象的体验和思维。“绘画本身其实是非常具体的,是一个平面画布或纸上发生的事情,是形色线条笔触的有机组合。所以,我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着怎么把这些抽象体验转换成具体的绘画,以及绘画对象和绘画独立性之间如何更自然和恰到好处地同时存在。”

宝石与镜像7布面油画40×50cm

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或许是因为前些年搬了新的工作室,新的环境给了她更多启发,使她开始了更多新鲜的尝试,除了那些丰富的色彩,还在绘画中融入了对于镜像的描绘。通过镜像在画面中呈现的上下既对称又不对称的结构,以及物体光线的投影和镜面反射里的底部的阴影,所形成的模棱两可的形状,去解构并削弱物质的坚固性和重量感,使画面变得轻盈灵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不同层面的质感。这是她对于既在又不在的这种抽象体验状态的可视化呈现。

除此之外,在这次的展览中,她还根据空白空间展厅的特点,在布展上做了一些尝试,改变了它原本的一些空间特质。“我们在展厅的中间搭建了一个石头造型的小空间,同时将所有作品都按照上沿平齐的方式悬挂,这样观众的视线可以集中在一定的高度,舒适观展的同时又能够接收到足够丰富的信息。”空白空间展厅挑高达7米,与此同时,本次展览的作品的数量、画幅尺寸都较多,如何在展厅中呈现得既不凌乱又很丰富,也是艺术家在思考的问题。

“我希望可以用更为活泼和多样的方式来呈现出我在观察这些自然物时所体会到的感觉。如果说过去的作品是单声部的独奏,那么这次的作品就如同多声部的乐曲。”石至莹说。愈加丰富的色彩、不同质感间的处理关系以及在空间上的尝试..逐渐丰富的元素为其探究世界真实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对话石至莹

Q在您的创作中,中国古代绘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A它可能并不是那么显性,但中国古代绘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即我对笔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