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白石老人很重视临摹,认为只有先通过临摹,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才可以写生,才可以逐渐进入创作,可见他是十分重视形式的。但同时,他认为在临摹过程中不应该只注意笔墨技巧,而应该深入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这里就已经涉及到了“学”的内容问题,学的态度与方法问题,也涉及到临摹为下一步创作作准备的问题了。白石老人说的经验之谈都很简括,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去细细琢磨。齐白石作品《秋江红树人家图》总之,前人的东西是肯定要学的,临摹也是不可少的。如果陷入了前人的窠臼,跳不出去,那不能归咎于学前人的东西,不能怪临摹,只能怪自己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掌握精神实质。怎样从临幕进入自由创作,白石老人自己写过一首诗: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朐中山水甲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作品《晚归图》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几点:第一、白石老人原来也是一双临摹的手;第二、到了自己“胸中山水甲天下”的时候,才“删去临摹手一双”,换成了一双可以自由创作的手;第三,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是“得力”于“隐清湘”,即在湖南时长期艰苦学习、观察思考的结果。可见要跳出前人窠臼,真正成为一个独具风格的画家是多么不容易!真正达到‘‘胸中山水甲天下”的境界更是多么不容易!所谓“造化之妙,存乎一心”,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我自己也常常时而困惑,时而开朗,继而又陷于困惑之中。我只能奉劝初学者下苦功锲而不舍,不要寄希望于走什么捷径。齐白石作品《江畔暮趣》收录于: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0.5购买父亲一生带过许多学生,从当时的社会名流,到最普通的百姓儿女,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共有多少位了。一直到现在还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找到我,说他是齐白石的学生。几年前,日本的藤原楞山先生来访齐白石故居,也说他曾是白石老人的学生。这位日本老先生送给我一幅他自己所画的水墨山水,既有中国画的传统风格,亦有日本文化的艺术情趣,显得别有特色。当年白石老人的学生,如今有的已独辟溪径名扬四海。他们所以能够走向成功之路,我以为他们是牢牢记住和掌握了白石老人的一句话,这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口述/齐良迟整理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辛丑年发布于华东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分享:齐良迟谈长期侍候我父亲的是我母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