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这里是可可的豆子收纳袋
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
被分到一颗由可可姐精心烘焙的
“高能量的可可豆”噢~
艺术考研不迷茫,可可学姐陪你上岸!
大家好吖~我依然是你们热爱分享艺术考研干货的可可学姐!
今天我们来分享
艺术考研——必背考点
音乐史——名词解释
第三弹
名词解释:分点背更清晰、分点答拿分高
宋元时期
二十八、鼓子词
1.产生于北宋,因主要用鼓伴奏而得名。
2.其特点是在一个节目中只重复使用一个曲牌。
3.鼓子词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有说有唱,唱段间夹有说白;
第二种是只唱不说,用于同一曲牌以分节歌的形式歌唱多段曲词。
二十九、诸宫调
1.诸宫调是宋元时期一种大型的说唱形式,由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
2.它因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
3.诸宫调的音乐来源于唐宋以来的大曲、曲子以及北方流行的民间乐曲。
4.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
三十、南戏
1.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较杂剧出现稍晚。
2.南戏起源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3.它原本流行于温州民间的村坊小曲,当地人称戏文,进入城市后,逐渐吸收了杂剧、大曲、诸宫调、说唱等各类艺术因素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剧种。
4.现存最早的南戏是收入明代《永乐大典》的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
三十一、陈旸《乐书》
1.北宋陈旸的音乐理论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2.该书共卷,分前后两部分:前部95卷,主要摘录《尚书》《周易》《周礼》《礼记》等经书中有关音乐的文献,为之释义。
3.后部卷,主要论述律吕、历代乐舞、乐器、杂乐、百戏、典礼等。
4.对古代和当代雅、俗、胡三部均有较详细的说明,其中还保存了现已消失的古代音乐史料,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音乐专著。
三十二、
姜夔及其《白石道人歌曲》
1.姜夔,南宋音乐家、词人,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今存《白石道人歌曲》。
2.《白石道人歌曲》是极为珍贵的的音乐遗产,其中收录了:
词曲17首,用宋代俗子谱记谱,其中《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是依古曲填词;《玉梅令》是为范成大的曲谱填词,余下14首均为其自度曲,包括《扬州慢》、《杏花天影》、《凄凉犯》、《暗香》等作品。
祀神曲《越九歌》10首,用律吕谱记谱。
琴歌《古怨》1首,用减字谱记谱。这是现存年代较早用减字谱记录下来的琴歌。
《圣宋铙歌鼓吹曲》歌词14首。
三十三、《梦笔溪谈》
1.北宋沈括撰,共26卷,另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是研究宋代音乐极宝贵的资料。
2.书中内容相当广泛,涉及音乐的文字有《乐律一》、《乐律二》两卷33条,《补笔谈》包括《乐律》11条,论及乐曲、乐律、乐器制作、演奏技术、歌唱艺术、音乐思想等。如关于歌唱艺术,他主张“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关于作曲填词,他主张“声词相从”;关于乐器演奏,他主张文实兼备。
三十四、《唱论》
《唱论》是由元代燕南芝庵撰,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歌唱艺术的较全面的理论专著,全书共31节,不分卷。此书主要论述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关于歌唱的咬字行腔。
关于歌唱的运气。
关于歌唱者音色特征与演唱风格的辩证关系。
◆◆◆◆◆
一起冲冲冲!
跟着可可,上岸?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