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202/4528245.html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资料来源:达轩学习网

课后习题详解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答:(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形成过程:最早形成于先秦时代,在春秋时代称为雅言;汉代称为通语,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年开始称为普通话。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使用范围不同:①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②民族共同语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2)联系①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比方言更富有表现力。②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③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④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总之,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很长时间里仍与共同语同时存在。三、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答:书面语与口语是共同组成汉语的重要部分,二者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1)联系口语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即口语。有了文字以后,使用文字形式的文本语句与用口说出的一发即逝的“话”在创作和接收上都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就有了适合于用文字写出来供“看”的书面语和适合于随时说出供“听”的口语这两种语体的分化。(2)区别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虽然两者的基本系统是一致的。但由于表达媒介的不同,两者也有很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①用途不同a.口语是听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话的时候,除了连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头交际讲求效率,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所以口语的用词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这个,那个”之类的废话。b.书面语是看的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口语中的快慢高低变化、特殊语调、身势和说话场景都不起作用了,只有标点符号还起一点作用,但也有限。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表达媒介的不同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②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虽然产生于笔头,也可以见于口头。新闻广播就是书面语的口头形式。同时,也有书面使用口语的例子。如通俗读物要求口语化,在剧本和小说的对话里,作家总是要努力写出口语来刻画人物性格;法庭上的供词、证言也要尽可能记录原话。③发展速度不同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口语容易变,书面语比较保守,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书面语会落后于口语的发展,产生言文脱节的局面。汉语词语的读音虽然古今有别,但文字的写法却是一样的,这在客观上便于沟通古今。加以人们崇尚古代的典籍,古代的句式和词语用法通过师生传授,代代相传,一直沿用下来。新的作者会毫不犹豫地把公元前的词语和其后若干世纪产生的词语一起引用,口语中早就不用的旧词语仍旧可以在书面语中通行无阻。四、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答: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1)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日本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韩国、新加坡也仍然使用汉字。(2)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什么?

答: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

(1)促进汉字改革。

(2)推广普通话。

(3)实现汉语规范化。

二、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答:(1)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任务:①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②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③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④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⑤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⑥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指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实施的重要意义

①它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的制定推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四、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五、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了汉语规范的四项标准:

(1)语音规范的标准: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系统。

(2)词汇规范的标准: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适当吸收汉语方言和外来词语,适当规范异体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实际学习和使用的参考依据。

(3)语法规范的标准: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一规定十分明确,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文字规范的标准:以简化字为规范字,整理和淘汰异体字,纠正错别字,反对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非汉字符号的规范还要遵循字母数字使用法和标点符号使用法等。

六、为什么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之所以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原因在于:

(1)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有利于汉语和我国优秀文化能否尽快地走向世界。

(3)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七、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

答: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需要做到:

(1)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2)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

(3)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4)研究汉语和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

(5)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一、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可以写通。这种说法对不对?学现代汉语有什么用处?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十分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我们应当下功夫学好语言,应当运用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努力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健康而奋斗。

二、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门课?

答:首先应该明确语言学习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其次,认真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最后,以汉语基础理论为指南指导语言实践,提高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正确运用现代汉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