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媭是屈原《离骚》中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在屈原九死未悔、坚持斗争时她深切关心自己,“女媭之婵缓兮,申申其詈予”。她再三责骂屈原,希望他改掉耿直的脾气。但这个“女”到底是谁呢?后世对她一直有着种说法和猜测。
一、屈原之姊说东汉贾逵首先提出此说,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二下女部:“媭,女字也。《楚辞》日:“女媭之婵媛。'贾侍中(逵)说:“楚人谓姊为媭”。东汉《楚辞》注家王逸从贾说注曰:“女媭,屈原姊也。”(《楚辞章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引袁山松之言:“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日秭归(“秭”与“姊”通),即《离骚》所谓女媭婵媛以詈余也。”又说:“秭归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嬃庙,捣衣石犹存”。唐朝沈亚之撰《屈原外传》也有同样记载。袁山松、鄅道元都是精通古地理的,所说必有根据。从屈原出生地的命名和古迹来说,女要当是屈原之姊。此后宋代《楚辞》注家多采此说,如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等。今人朱季海、姜书阁也曾用楚地方言进行考察,他们也认为:“媭”即楚地方言姊”(见朱季海《楚辞解故》、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论·屈赋楚语义疏》)。由于此说为汉代大儒首倡,加之又有楚地方言和古迹旁证,故古今影响很大。
二、屈原之妹说
此说首由东汉大儒郑玄提出:“屈原之妹名女嬃。”(见《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孔颖达疏引《周易》郑注)三国魏郑小同编撰的(郑志》卷上记载郑玄答冷刚之言也这样说:“媭,才智之称。故屈原之妹以为名。”但近世以来有许多注家都认为“妹”是“姊”字之形误,如清阮元《十三经毛诗注疏校勘记》。今本《周礼天官序官》孔疏引郑玄《周易》郑玄注正作“姊”,也可为旁证。但也有人认为姊妹皆可称媭(见见《郑志》钱绎按语)。
三、神巫说
此说最初由明代周拱辰提出。所据材料是《汉书广陵厉王胥传》:“胥迎女巫李女媭,使下神祝祖。女媭泣日:‘孝武帝下我。'左右皆伏。”唐代颜师古注:“女媭者,巫之名也。”因此周氏认为:“媭乃女巫之称,与灵氛之占ト同一流人。以为原姊,谬矣。”(《离骚拾细》)清人丁晏亦主张此说(见《顾志斋文集卷四《女媭非屈原姊辨》)。近人刘永济也加以阐发:“女媭,盖亦神巫之名…汉之李女嬃,必因古神巫而名,盖为巫现之巫者,多用古名。观本篇“巫成将夕降兮'句,巫成亦用古神巫名,洪氏补注可证。"(《屈赋通笺》)何锜章则又生发ー步,以为女嬃是舜庙中之女性巫祝(《离骚女嬃之婵媛兮'新解》,台北大陆杂志》年第3卷第11期)。反对者认为此说虽新奇可喜,但证据不足。《汉书》及颜注并没有说女媭为女巫之称。“盖巫者名媭,名媭者固不必皆为巫者也。”(游国恩《楚辞纂义》)
四、星宿说
近代(《楚辞》注家有人以为女嬃即天女星。详为论证女媭为星宿的是当代学者李嘉言。他依据《吕氏春秋孟夏纪》、《准南子·天文篇》、《史记·天官天及三家注认为:““女媭”与须女'同意”,“须女即婺女,为吴越之分野”。又考订椒丘为今安徽地,于古为吴越区域…而《离骚》叙至椒丘之后,紧接着就说到女媭,可知屈原行至吴越荒野区域四顾无人之时,忽然仰观上苍,看见或联想及须女星,随假托之为对话人,借以引起他下面的一段话。他还认为屈原作品中言及天文星宿者甚多,“何况《离骚》本多神仙家之词,而神仙家又无不善星宿”,这也可作为旁证(见《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离骚)丛说》)。
五、贱妾说
明朝汪瑗首发此论。他说:“媭者,贱妾之称,以比党人也。”(见《楚辞集解》清人朱骏声在《离骚补注》中也说道:“《易》、《汉书》与《天文志》皆借须为嬬,媵妾也。”清代张云璈《选学胶言》、梁章钜《文选旁证》并采此说。当代学者姜亮夫从文字学和古代礼制的角度出发,也力主此说。他认为“女翌”是妾,符合当时的社会制度,因为在战国以后,妻有固定之房屋,只有才随时在丈夫左右听从使唤。(《楚辞今绎讲录》)此说证据较有力,在现代影响较大。
六、侍女说
此说源于梁章钜“贱妾说”。近人沈德鸿在《楚辞选读》中说:“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故知女媭乃屈原女侍也。”近代学者郭沫若亦采此说:“须又有妾义,《易归妹》“归妹以须',陆德明《释文》引陆注:“须,妾也。'…女嬃可以解为屈原的侍女。"(《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屈原研究》)王泗源在《离骚语文疏解》一书中也力主此论,认为“女媭就是侍女”,“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普通名词,且不是姊妹”。
七、美神兼星神说
这是当代学者萧兵的创见。他吸取前贤诸说中的合理成分,综合史传、出土文献及现代方言等各类材料考订“要”是战国秦汉时代少女常用的名字或称呼,意指“处女”、“姑娘”,犹今北方之某“丫头”,南方的某某“妹”;“媭”还有美妙佳好娇弱的意思”。又从民俗神话的角度考察,认为“女媭”可以“训为美女”。因为“女或要女是女子之星,所以《离骚》里的女嬃很可能是一位美神兼星神,是天女'或须女星'的化身”。萧氏认为从整个艺术结构看,女媭跟重华、灵氛、巫成等一样是一个幻想性的神话人物形象(《楚辞与神话女要为太阳处女考》)。此说颇有新意,已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至于萧氏所说:“如果女媭是帝舜重华和娵訾氏常仪(或湘夫女人女屡)的女侍”,“那么她的世俗身份(或“模特儿')就有点像南美洲印加帝国或秘鲁太阳祭里的太阳处女”,只是假想之词,并无力证。
此外还有长妾说(见清王闿运《楚辞释》)、老妇说(见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屈母说(见龚维英《“女媭”为屈母说》,《贵州社会科学》年第3期)刘安女儿刘陵说(见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女子泛称说(见王树柟《离骚注》)女友说(见林河《试论楚辞与南方民族的民歌》,《文艺研究》年第1期)、才智之名说(见刘师培《楚辞考异》、魏炯若《离骚发微》)、倒反说(见明李陈玉《楚辞笺注》)等,因其附和者少,或为附会穿凿,此不作赘述。那么,“女要”到底是什么人呢?看来真是个难解之迷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