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巨挚。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溪桥晚步
扇面?设色纸本?年作
竹阴清。夕阳好在残编上,步步书声应屐声。国用临别出此扇,复写溪桥晚步并诗。成化庚子夏日,沈周。
钤印:启南鉴藏印:挹翠阁、包虎臣藏、焱之藏扇、抗希斋
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相融汇。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诗书画兼能,画最胜,评者谓为明世第一。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以山水为最。他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及黄公望、王蒙,吴镇。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沈周以其高超独特的艺术才能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山水花鸟画,成为明中期吴门画派的奠基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文徵明称他为“神仙中人”。《溪桥晚步》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能突出体现沈周精神品格的代表作之一。
沈周的绘画风格,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他四十岁之前,受杜琼、刘珏及父辈影响较深,笔墨精谨缜密,所作多为小幅;第二阶段是他四十岁至五十八岁自号“白石翁”之间,不仅尺幅拓大,笔墨亦向雄浑简劲转变;第三阶段是他五十岁自号“白石翁”之后直至八十二岁去世,画风简劲、沉郁。
沈周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按照此画的思想成熟程度和风格特征来看,线条粗犷而粗中有细,平和简静,遒丽天成。布局空灵辽远,诗画交融,属其中晚期代表作。
沈周的绘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一是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二是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使文人画的理念更为清晰和强化。
鉴藏者
包虎臣(清),初名锟,一作乃锟,字子庄,一作名子庄,字虎臣。归安(今浙江湖州)诸生。家多旧藏宋元名迹。篆隶宗邓石如,亦善治印,与徐辛谷友善。兼善山水,胸有卷轴,笔无俗尘。
-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