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印说浩卷繁帙,皆以论刀法为畏途,为迷途,或不言其详,或玄乎其说,或因袭旧文,或视为末技,或凭空自造大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衡语)篆刻家对刀法的重视是肯定的,然刀法研究的相对滞后亦是现实。当冲刀、切刀两种刀法从诸刀刀法中脱颖而出,成为篆刻的基本刀法至今已年余,人们对“篆刻中只有冲刀和切刀两种基本刀法”的观点坚信不疑,诸多关于刀法的研究,着眼点亦都集中在基本刀法之外的辅助刀法之上,刀法研究的相对滞后不能说与此无关。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向篆刻的基本刀法理论提出质疑,从理论诠释和审美内涵等方面,指出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两种,而是冲、切、摆三种刀法结伴而行;摆刀不是冲、切刀法之附庸,而是在冲、切刀法基础上的一个升华。另外,本文首次提出“摆刀”概念,细化对刀法的认识,利于篆刻创作。一、摆刀法的理论诠释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冲刀、切刀两种,而是冲刀、切刀、摆刀三种刀法结伴而行;摆刀不是冲、切刀法的附庸,而是在冲、切刀法基础上的一个升华。要研究认识摆刀,先从冲刀、切刀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冲,《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释为“很快地向前直闯”;《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华夏出版社,3年)释为“迅速向前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释为“直朝某一方向而去”。可见,冲有自后往前快速直冲之意。《后汉书十七岑彭传》“(鲁)奇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杀气朝朝冲塞门”,《战国策·齐策一》“使轻车锐骑冲雍门”就是这个意思,其内含具有“自后向前直行”的方向性和“快速行进”的时间性。(图一)冲刀是中国古代印论中屡屡出现的名词,内容差异不大。清陈克恕《篆刻针度》:冲刀者,字画平衍,清工具备,而其文不见雄浑,是渐积有功而神奇未至耳。则以中锋捉而冲之,此刻白文妙诀也。冲则抢上,无旋刀,如古细白文之类。清许容《说篆》:冲刀法,以中锋抢上,无旋刀,宜刻细白文。[1]这两段印论都强调了“无旋刀”的问题,这正是冲之直行意。清陈鍊在其《印说》中则强调了冲刀速度:疾送若飞鸟,谓之飞刀,又名冲刀。[2]邓散木《篆刻学》(下)有:冲刀者,自内而外,抢上而无旋刀,一印既成,视有弱处,以冲刀救之;有不足处,以冲刀足之。之说,再一次强调了“直行”及其应用。切,《说文·刀部》“切,刌也。从刀,七声。”形声兼会意字,本义为截断,会用刀砍断之意。《汉语大词典》释为“用力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可见,切有自上向下割意。《礼记·内则》“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社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都是此意。其内含具有“自上向下行进”的方向性。(图二)关于切刀的认识相对较晚,清代印论有涉及。清许容《说篆》云: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就、切玉,皆用此法。[3]言简意赅。清汪维堂《摹印秘论》也有相似论述:切刀者,如切物之状,直下而不转旋也。急就、切玉皆用之。如遇轻滑败笔,则以切刀法救之。[4]这两则印论同时强调了“直下”的方向性和“不转旋”的路线图。关于切刀的优势,清张在辛《篆印正法》中有言:切刀优势,能表现出笔势苍凝与厚重,明代朱简、清代丁敬以切刀闻名于世。摆,形声字,有摆动之意。《汉语大词典》释为摇动。唐皎然《五言戏赠薛彝》“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唐杜牧《樊川集》外集《叹花诗》“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摆刀之摆,取摆动意。这是一种为求线条质感丰富而将刀刃摆动向前的一种刀法。其内含具有转旋性和左右行进的方向性。因此,我们定义为:摆刀者,如不倒翁,如倒钟摆状,左右摆动而转旋。刀刃在背线运行时不断阻抗欲塑造的线条,欲使线条蕴籍、肃穆、浑朴、古拙,常用此法。摆刀常与冲刀、切刀合用。由于摆刀与冲刀、切刀法同时存在,因此即便是应用率极高(几乎每个篆刻家都在运用这种刀法),却仍然处在被忽视的角色上。基本刀法是指相互之间不能重叠,并具有独立个性价值的刀法。纵观古人印论中的十三法、十二法、十九法等等,除了与运刀不相关的刀法之外,其余的刀法都可以被冲刀、切刀所覆盖、所包含。当然,也包括当代篆刻家提出的一些刀法,实际上都是冲、切刀法的特殊运用形式,不具有独立性质。摆刀则不同,它虽然在使用中常与冲刀或切刀结伴而行,但相互之间不重叠、不包含、不具有可代替性。冲刀与摆刀结合可形成冲摆刀法,如果有人认为摆刀不过是冲刀的一种曲线行进形式的话,那不仅违背了“冲”之本意,也无法解释在切刀中也有摆刀的事实。总之,冲刀解决了前后运动的问题,切刀解决了上下运动的矛盾,而摆刀则阐释了左右运动的规律。二、摆刀法的审美内涵刀法,是篆刻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手段。篆法、章法、笔法以及作者所需要表现的情意,最终都要依靠用刀之技法来表现,来传达。不同的刀法,形成不同质感的线条,从而产生不同的篆刻风格取向。下面将通过对不同刀法的线条质感和风格取向的认识,领会篆刻摆刀法的审美内涵。(一)线条质感的认识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是由运动产生的。这里,我们不研究线的存在方式(比如水平、倾斜等等)产生的视觉感受,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83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