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幅画看着非常相近,但是仔细一对照,就有大问题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龙纹。瓷瓶上边画着一条黑龙。非常不客气地说:这个龙纹的画法,透露着一种扑面而来的恶俗之气。龙纹没有这么画的,这么画极其“匠气”。尤其是龙背脊上这一道一道绝不是这么画的。白石先生虽然是木匠出身但审美品位质朴高洁,绝无恶俗之气。另外再看这瓶子。画瓶身,是要用淡墨勾勒。为什么要用淡墨,还要很有劲儿地勾勒出来?因为这瓶子是瓷瓶,画出的瓶子要有瓷的质感。这幅疑伪作品勾勒出来的瓶身,用的不是淡墨,也不是重墨,而是中墨,并且在勾勒过程中,用笔毫无力量。作者非常怕走了形,因而仔仔细细、工工整整,匀速行笔,出来的线条什么味道也没有。仅仅是画了一个轮廓,至于质感是什么,信息一概没有。最可笑的是瓶子的底儿。瓶子的底儿是什么样,大家自然都知道。如果是写实,圆的瓶子,瓶口是圆的,瓶底自然也是圆的。但是中国画的写意,就是简单地传达出意思而已,意思到了就可以。白石先生画的这个瓶子底儿,就是简单的这么一道儿,这是一个写意。而疑伪作品里,生怕这个瓶子底儿支撑不住,仔仔细细地把这个瓶底向两边稍微撇起来,要托住这个瓶子。如此小心谨慎,可见作伪者没有画画这方面的天才;同时,也没有要造瓷器的天才。另外我们要说,白石先生的牡丹花是写意画风,有齐派之丰韵。简单,但不草率。但是,这幅疑伪作品里的牡丹,中心开花,四面爆炸。画牡丹绝不是这样画法的。还有一点。大画家在构图的时候就会给落款留出余地来。而这幅疑伪作品的作者,画牡丹叶子的时候,太朝右上角了,把款的位置都挤压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最后落款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一柱香款”挤得多么的尴尬。这就是画的时候,画没有照顾到款,款没有照顾到画,形成了这种互相抢、互相挤地盘的尴尬局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牡丹的叶子。牡丹的叶子是三岔九顶。洛阳牡丹,菏泽牡丹,都有这样的特点。白石画起牡丹的叶子来也是很概括。牡丹叶子的画法要注意叶尖的处理,一般情况不要太尖,但同时也不能像疑伪作品里的这么圆。疑伪作品中,牡丹的叶尖全是圆形的。没有那么愣的牡丹叶子。中国画虽然写意,但是和表现对象的真实生态之间不能距离太远。(图文/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戊戌年记于华东上海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上海浦东分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