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在深澳,就有几处摩崖石刻,从明代到民国都有。
圆山摩崖石刻
圆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澳县深澳镇圆山村委会圆山小学东面坑沟边,整幅为高60厘米,宽厘米,离水面约10厘米。字体行楷间。无额。每字约高10厘米,宽约6厘米。民国二十三年()公人拟。碑文记述了该水灌溉范围。为乡规民约,是研究圆山村农田灌溉情况提供了难得资料。内容为:“此水流入旧田。灌溉谢新秋,不得灌溉茤年坪之田,亦不得用水架灌溉北畔之田。民国廿三年五月日公人拟。”
狗头山摩崖石刻
狗头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澳县深澳镇金山村委会狗头山山麓(今深澳正文小学内)。坐东向西,横写,两字总长70厘米,“佛”字高22厘米,宽20厘米,”法“字25厘米见方。初判为清代。
蝴蝶岭摩崖石刻
蝴蝶岭摩崖石刻位于南澳县深澳镇圆山村委会米处之蝴蝶岭(俗称蝶阿岭),三字总长60厘米,离地厘米。无款。正书。每字高16厘米,宽13厘米,初判为清代。
金山摩崖石刻
金山摩崖石刻分布于深澳镇金山村委会金山顶及山麓近20处题刻。
其中位于金山顶一处4题:明崇祯三年()南澳副总兵。武状元陈延对题刻的一首七律诗《金山》;清康熙六十一年()南澳副总兵陈良弼题刻的七绝《九日登金山》;陈良弼另一首五律诗《登金山绝顶》;另一题刻”鼎甲峰“系安徽石埭桂芳题;
(明万历十五年()南澳副总兵白玉题刻的七律诗《南澳》)
(清雍正三年()南澳镇标右营游击杨琳题刻的七律诗《南澳》)
位于金山西麓有一号称”大石碑“的巨石有石刻4题:广西桂林人、明万历十五年()南澳副总兵白玉题刻的七律诗《南澳》;清雍正三年()南澳镇标右营游击、金陵人杨琳题刻的七律诗《南澳》;清光绪三年八月立石刻字“恩荣锡”光绪十六年“巾帼完人”;
位于金山西南麓蒙庵也有石刻4题,分别是清乾隆十四年()南澳同知陈廷枚题刻的七绝诗、清乾隆十五年()南澳总兵倪鸿范题刻的七绝诗、倪鸿范题“梅花村”和陈林每题“瞻屺”二字。此外,在金山周围尚有几处石刻。
普陀山摩崖石刻
位于南澳县深澳镇金山村委会后宅岭(俗称城仔顶)。“普陀山”三字总长68厘米。无款,正书。由于山体滑坡石刻岩石滚落倒置于山坡。初判为清代。
溪仔头摩崖石刻
位于南澳县深澳镇金山村委会东门外溪仔头。石刻高80厘米,宽50厘米,离地70厘米。立碑时间清乾隆二十一年八月().。议定轮水时间。方法和违反规定处罚办法,对研究南澳乡规民约之文化有一定价值。
(自幸福深澳,图片由吴占才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