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虽不可尽信,却总是能给一方水土平添几分神韵。实际上东钱湖最早形成于春秋时期,其得名是源于湖畔一个地名——钱埭。而东钱湖能有今日的美景和丰腴,住在这里的人们都念念不忘感谢一个人——王安石。常人忆起王安石只记得他是伟大的文学家,却忘记他也是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据记载,王安石27岁在东钱湖所在的鄞县做县令,他考察民情,组织十万民工重修湖堤,设置界石,清除葑草,造就了这一代不受旱涝之灾的沃土良田。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王安石,在湖东岸建了一座忠应庙,前有蝴蝶山和二灵山左右护持,两山间一泓碧水形成下水港湾;后为福泉山群峰环抱,中有一溪流淌,幽静之中饱含了这方水土上的人,对于王安石的感谢和怀念。现在,一条新的“安石路”则成为引领游客进入东钱湖主要路线。
江南自古便不缺乏文人雅客的笔墨,来东钱湖之前最简单的攻略便是读一下这些古诗,东钱湖便在脑海中自成一景了。而当我来到东钱湖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建造之美景的同时,我也不得不钦佩中国文学家们竟将文字精妙到如此见字如画的地步。
这里被公认的东钱湖十景包括:陶公钓矶、余相书楼、霞屿锁岚、二灵夕照、芦汀宿雁、白石仙枰、百步耸翠、上林晓钟、双虹落彩、殷湾渔火。这散落在东钱湖的十处景观,只是东钱湖美景的十个小点,被人们冠以雅致的名号。它们或是一方园林,一座孤峰;抑或是一座桥,一块石;甚至只是一片云霞,一笼渔火,一声钟声所幻化而成的景致……
轻舟拂过,犹如徜徉在水墨画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能得见其中三五景致。所以,当我每到一处,更多的会想起这些名号背后的故事,心中便生出几分或惆怅,或神往的思绪,也许这正是江南风韵之所在。一山一水皆是诗词,一草一木都是故事。
如同“陶公钓矶”,陶公半岛横亘湖心,远眺似伏牛饮湖,故称伏牛山,相传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隐居垂钓于此,因范蠡一名陶朱公,后人因此改名为陶公山,而牛头渚曾为范蠡垂钓处,遂名“陶公钓矶”。路过此处,我心中不免有几分厌弃的情绪,无论史书中,范蠡是如何的计谋过人,深明大义,功勋卓著,在现代女性的心中,他都是一个自私自利、薄情寡义、大男子主义的人,为了追求权力不惜牺牲爱情,不知西施当年与他隐居之后,是否还能怀有初见之时的倾慕之情!想来若是换做现在,恐怕没有一个女人愿意为他而回头了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