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当下诸如吕雉、武则天等一类女政治家的成就丝毫不输他人。
同样对清朝有这巨大影响的孝庄太后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历经三朝皇帝,辅佐顺治、康熙二帝。
孝庄太后除了杰出的政治能力,其和多尔衮的爱恨传奇也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甚至有传言称孝庄太后为了却保自己的儿子顺利的继承皇位不惜下嫁给多尔衮。
而此前孝庄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是五大福晋之一,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孝庄皇后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皇太极和她又有什么爱恨?
一:五大福晋,不受宠爱
孝庄太后说起来还是成吉思汗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嫡系后代,孝庄太后在嫁给皇太极之前的名字叫做布木布泰,后来因为政治联姻布木布泰嫁给了后金的皇帝皇太极,皇太极封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是排名最后的五大福晋。
孝庄太后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精通满汉文化,嫁给皇太极之后,经常和皇太极一起读书,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内容,通过读三国演义,孝庄太后了解到历史上诸葛亮等人的治国和用兵的方略。
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奠定基础的皇帝,因此孝庄太后经常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出征,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屈尊为受伤的将士裹伤,因此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和支持。
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贤内助,向皇太极提出建议废除"诛杀汉人,抚养满族"的落后政策,要采取满汉一体,安民为先的政治方略,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族对汉人极尽压迫和奴役,激发了辽东汉人的反抗,对于后金的统治是十分不利的,而孝庄太后却颇有远见的看见了这一点。
皇太极也听从了孝庄太后的建议,马上颁布新的法律,赦免曾经逃亡的汉人,在法律上实行满汉一体平等对待的政策。
还别出心裁的实现汉人治汉、满人治满的政策,进行分类管理,这些举措极大的稳定的清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
甚至在劝降洪承畴的过程当中,孝庄太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孝庄太后是蒙古贵族之后,同样的为争取蒙古诸部落的支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崇德三年,孝庄太后怀有身孕,在怀孕之时孝庄太后就有一番计较,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女政治家,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儿子平平无奇,而自己即使是生出儿子来也轮不到成为继承人,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孝庄太后经过一番精心的策划,将珍珠宝石藏在纱裙当中。
然后随意的漫步在宫廷当中,出现了"红光绕身,衣裙间有如龙盘旋"的现象,旁边的侍女都看呆了。
于是相互传言,最终传到了皇太极的耳边,皇太极特意的前来看望孝庄太后,此时孝庄太后再一次急中生智,编造了一段神话梦,说"梦一神人抱一子授之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
皇太极听了之后也是十分的高兴,毕竟很符合当时君权神授的理论,这一举措无疑提高了孝庄太后的地位。孝庄太后和皇太极琴瑟和鸣的生活并没有过多久,变故却意外来临。
二:意外身亡,夺嫡风波
皇太极的一生当中一共娶了十五个妻子,孝庄太后虽然是皇太极的贤内助,帮助皇太极解决了不少的难题,但是如果论宠爱程度,孝庄太后远远不及关雎宫的辰妃,辰妃也是五大福晋之一且地位比孝庄太后要高。
但是在崇德六年的时候辰妃病死,皇太极的身体也立刻衰弱下去,慢慢的减少了处理政务的时间,崇德八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突然病逝。
皇太极的突然崩逝,给当时的清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位之争,皇太极并没有留下遗嘱立何人为帝,于是乎就出现了"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视神器"的乱象。
其中最强的实力派当属皇太极之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两白旗支持多尔衮,两黄旗支持豪格,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大有火并。
而在这一场危机当中,孝庄太后看见了机会,出于清政权的前途命运和自己儿子福临的未来考虑,孝庄太后以中间力量出现,让争夺皇位的两个势力退出。
孝庄太后先是去说服自己的姑母哲哲皇后,然后通过冷静的分析说服了两黄旗的大臣,得到了索尼、鳌拜等人的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势力。
在两皇旗到向孝庄太后之后,剩下的就是多尔衮的态度了,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资历老,实力强。
多尔衮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仔细的分析了形式之后,发现现在虽然有两白旗支持自己,但是另外四个旗的态度不清楚,如果自己贸然自立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势力群起而攻之。
因此多尔衮也决定退让,选择孝庄太后提出的折中的办法,拥立年幼的福临为帝。
从现有的历史的资料来看,福临之所以能够登基为帝是多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但是却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多尔衮和孝庄太后之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首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后面福临虽然登基为帝,但是实际的掌权者是多尔衮,甚至连皇帝都玉玺都搬到了睿亲王的府中,如果说多尔衮退让是权宜之计,哪为何在多尔衮掌握大权之后不废掉福临,自立为帝呢?
因此孝庄太后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委身于多尔衮也不无可能,还有就是当时按照满族的习俗来看弟娶其嫂的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清朝初年,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的妻妾互娶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孝庄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也并不是不能被当时的人所接受。
三:隐秘的历史,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
在解决了皇位继承的问题之后,多尔衮统帅大军还是进军中原,最终定鼎天下,居功至伟。顺治帝福临在进入北京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并且还刻石表彰多尔衮的功绩。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肯定有这不一样的关系,根据《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当中记载称:"顺治三年,群臣上书进奏,均称多尔衮为皇父,上也直书皇父摄政王"。
其中的皇父也就是皇帝都父亲,按照道理来说福临的父亲应该是死去的皇太极,为了大臣们又称多尔衮为皇父?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因此多尔衮也就成为福临的皇父了。
从多尔衮的排场来看,也越来越向皇帝看齐,但凡一切大小事物,多尔衮也不再请示福临,而是自己下旨,俨然如同皇帝一般,毕竟父亲是不用向自己的儿子请示的,多尔衮随意的罢免官员,任人唯亲,以朝廷自居。
而福临的日子也是比较难熬,不管怎么样福临毕竟不是多尔衮的亲生儿子,福临也不能经常的见到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据史书记载称:睿王摄政之时,皇太后与朕分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
如果不是多尔衮从中作梗,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让福临和孝庄太后不得相见。从上面的一些史料来看,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关系大概率是跨越了叔嫂之间的关系。
但是存在恋情并不代表孝庄太后一定下嫁给了多尔衮,至少从现有的史料当中无法完全证实,只能从中去推测,或许只能说孝庄太后和多尔衮之间有夫妻之实而没有夫妻之名。
岁月催人老,多尔衮权势滔天最终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有帝王之实却无帝王之名,或许是因为孝庄太后的缘故才让多尔衮止步于皇位之前。
顺治七年,多尔衮外出行猎于古北口,意外坠马重伤身亡,顺治帝下诏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但是在两个月之后多尔衮却被毁墓撅尸,由此可见福临对多尔衮的感情之复杂。而孝庄太后则依旧健在,甚至还辅佐了自己的孙子康熙皇帝。
孝庄太后最终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按照当时清朝的制度来看,无论什么情况,嫔妃最终都是要和皇帝合葬的,但是在弥留之际孝庄太后却特意的留下遗嘱说不要和皇太极合葬,这无疑又给后人留下了遐想的余地。
有人认为孝庄太后之所以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昭陵,是因为自己和多尔衮的那段关系无颜见皇太极,对于孝庄太后的请求,康熙帝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将孝庄的棺椁停放在东陵地面上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直到雍正帝继位之后才为孝庄建陵安葬,而且在安葬之后唯独孝庄太后葬在了风水墙之外,无疑又佐证了和多尔衮之间不一般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