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刘先生,在我父亲带穷去看望的时候,岁数可大了,老太太就一个人儿,有一位老同志收留她,他那院里房子多,单辟出一个小院来,有那么两间房,向阳的,就住在那地方。生活条件还不错,平常有些弟子帮着她料理一些家务,倒是挺幽静的我父亲去看她。两人一见,就跟年轻时候一样,其实都已经什么岁数了。我记得我父亲带我去的时候是85岁,也就是去世前一年。
齐白石弟子-李苦禅册页作品《墨趣图》
当时刘淑度拿出了一本册页,是我父亲李苦禅年轻时代给她画的册页。当年刘淑度把这本李苦禅的册页拿到白石老人那儿一看,白石老人特别感慨,就在上面题了首诗,那就是赞扬我父亲李苦禅的。他说,“苦禅画思出人丛”,就是李苦禅你的绘画思想超过一般人;“淑度风流识此工”,你刘淑度的艺术欣赏眼光,能够识货,真正能够认识到李苦禅这个艺术,“赢得三千同学辈”,就是把我父亲李苦禅比喻成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的头一名,那就是颜回。
齐白石作品《雁来红蝴蝶图》收录于:齐白石全集
¥30齐白石全集(普及版)(套装共10册)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最后一句收尾是“不闻扬子耻雕虫”,这里有个典故,就是,西汉的文学家扬雄曾经说过“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他指的就是有的文章属于雕虫小技,过于雕琢,可以讲这个雕琢是狭义的雕琢。后来呢,有的人就是把刻图章也称雕虫小技,当然画草虫更说是雕虫小技。但是白石老人认为,不一定是这样。那么在这首诗里,他用的当然是属于它的贬义,“不闻扬子耻雕虫”,意思就是李苦禅这个不是雕虫小技。当然还有一种解释也可以讲,就是说不管你们说不说雕虫小技,我行我素。有关“雕虫”啊,白石老人印文里面也曾经提过,对自己的草虫是很满意的。所以在有些典故的使用上,不同的语境它有不同的意思,甚至褒贬的意思都不一样。这个要想仔细请教。
齐白石作品《葫芦蚂蚱图》
这份册页当时就交给我父亲了,我父亲一看挺感慨的,在后头也有一番题跋,意思就是多少年前,我画的这么本册页,淑度你还留着这件东西。刘淑度在她临终前写了个遗嘱,现在遗嘱还在我这儿,把这份东西交给我,让我替她保存。因为她好像……我估计她没什么后人,每次接触她好像就是她一人儿,旁边都是她徒弟。交到我这儿之后,后来我母亲李慧文决定把这件东西捐献给国家,捐
(口述/李燕教授整理少白公子)
(本文图片素材源于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
辛丑年发布于华东上海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上海浦东分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