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
战国名家公孙龙子《坚白论》石头坚白二相性,光波粒二象性类似第一章1.诸子百家之名家

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人,诸子百家中有一家被称为名家。名家的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惠施与庄子为至交好友。惠施先庄子二十年离开人世,庄子在此后的时间里,几乎不与人谈什么话。庄子遇见惠施,可谓是高山流水觅知音了。公孙龙有白马非马的著名故事。名家向来被世人误以为是诡辩的,实则不然,他们为得道高人,他们的论述里面存在什么没秘密呢?几千年后我们能否让这些秘密重见天日,造福世人呢?我们拭目以待。

《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名字和名家的名有何不同呢?实则是相同的,名家的论述和老子的相得益彰,互相发明。这里的名是指相,在西方哲学之中也称之为表象。这个相是很大的一个概念来的,语言、文字、颜色等这些都是属于相。波粒二象性也是属于相,我们要透过相看清光子等离子的实相。

我们用手去摸石头,而产生了坚硬的感觉,这个也可以称之为相。这个相是心和实相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说这个相完全没有作用,所以我们既要于相,也要离相,于相而离相。宇宙的实相如同天上的月亮,假如我们看不到,有圣人给我们用手指指出来,我们还是看不到月亮,就会直接把手指当成了月亮本身。大家也许觉得很诧异,哪里有这么傻的人呢?实则我们就是被自己大脑给骗了的。语言、文字就是手指而已。我们需要于手指而离手指。名家教我们离坚白,也就是这个意思。要于坚白而离坚白。

数学、物理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

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实证离坚白,量子理论的大门将向我们打开,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珍宝等待着我们随手拿来。

2.坚白石

“坚、白、石、三,可乎?”

曰:“不可。”

曰:“二可乎?”

曰:“可。”

战国时候名家公孙龙有著名的《坚白论》,该文对于理解波粒二象性很有启发。由于原文并不是很长,所以就在此进行解释。问:坚、白、石三种属性同时结合在一起,可以吗?回答:不可以。问:两种属性结合在一起可以吗?回答:可以。

我们可以说坚石,白石,而不能说坚白石。只能是两两结合,而不能把三者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果要放在一起,需要在更高的层次可以整合,人的大脑可以整合触觉和视觉。测不准原理讲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测到,不能放在一起的,但是在更高的形而上层次是可以兼容的。虽然不能同时观测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但是在更高的层次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对于粒子而言,同时具有粒子和波动这两种特性,也就是说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光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我们在说电子和光子的时候,就是在说粒子性。我们不能同时观测到粒子性和波动性,所以不能把粒子性、波动性、还有光三者同时放在一起来起名字。

坚是由手这个测量工具去测量的结果;白是由眼睛这个测量工具去测量的结果。假如还有其它的测量工具,测量的又是另外的结果。这些都是心对于石头的实相测量的结果。石头不仅仅有坚白二象性,还有其它的象,只是我们还没有去测量其它的而已。

同样的道理,光不仅仅有粒子和波动两种属性,还有其它的象,只是我们不知晓而已。

.为什么只能有白石和坚石?

曰:“何哉?”

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

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回答:“如果不用手去触摸,没有坚,而有白,加起来就是白石;如果不用眼睛去看,没有白,而有坚,加起来就是坚石。”在看的同时就有了白,如果不看并不存在白。正是由于眼睛接收到了白色的光波,在我们心里展示出是白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去观察光,就不存在光子。如果我们不去观测电子,就不存在电子,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电子的实相。电子的实相是什么?我们现在无法知晓。

4.为什么粒子和波动不能同时被观察到?

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非三也?”

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

问:“既然看石头,就可以得到白,不可称之无白。既然摸石头,就可以得到坚,不可称之无坚。而这两者都是针对石头来说的,那么加起来不是就有三了吗?为什么不能说是三呢?”

回答:“用眼睛去看是得不到坚的,而只能够得到白,所以是无坚的。用手去触摸是摸不到白的,而只能得到坚,所以说是无白的。如此说来,不能同时得到三的。”用一种测量方式可以测量到光是粒子,而不能同时测量到是波动的;用另外一种方式测量到光是波动的,而不能同时测量到是粒子。波动、粒子和光这三者不能同时出现,正如白、坚和石三者不能同时出现一样。

5.为什么不能同时得到白和坚?

曰:“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

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

问:“天下如果没有白色,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颜色,也就不能看石头了;天下如果没有坚硬,就不可以称之为石头的,石头必定是坚硬的。如果是一盘散沙不能称之为石头的。也不能软软的就称之为石头。坚、白和石这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这里面是不是藏着三种属性呢?这样说可以吗?为什么前面说三者不能放在一起呢?”

回答:“对于坚、白这两种属性,有自然的藏起来的,并非故意的藏而藏起来的。”

当你用手去触摸石头的时候,就可以有坚,而另外的白就自然的藏起来的,并不是刻意的藏起来。当你用眼睛去看石头的时候,就可以有白,而另外的坚就自然的藏起来了的,也不是刻意的藏而藏。

当我们去测量光,产生了粒子的属性,波动的属性自然就藏起来了,并不是刻意的隐藏而隐藏。产生了波动的属性,粒子的属性自然就藏起来了,并不是刻意的隐藏的。

物质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不能同时被观察到。当你用测粒子的方式测量,就会得到粒子属性;当你用测量波的方式测量就会得到波的属性,片面的否定其中的一个属性是绝对错误的。

海森堡于年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位置,速度就隐藏起来了;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速度,位置就隐藏起来了。并不是粒子刻意跟人在躲猫猫。

6.一坚一白不能相生

曰:“其白也,其坚也,而石必得以相盛盈,其自藏奈何?”

曰:“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问:“石头有白的属性,有坚的属性,而石头必定和这两个属性相生相盈、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你所说的自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是都在的吗?”

回答:“得到白,或者得到坚,这两者是不同同时出现的,见到了白,就不见坚;见到坚,就见不到白。这两者是相离的。不能同时见到,这个就是离,一(坚)一(白)不能相生相盈。所以称之为离。之所以称之为离,这也是藏的意思。”

当我们用眼睛去看石头的时候,坚就见不到了,坚就离了,虽然说离,但是并未离远的,而是藏起来了在石头实相中了。所以说离即是藏。

物质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不相生相盈,不会同时被观察到。

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相生相盈,不能同时被测量到,这个被称之为测不准原理。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位置,虽然速度就离了,但是并不是真的离开了,而是藏起来了,隐藏在实相之中了。

7.广义视角看坚白并无矛盾

曰:“石之白,石之坚,见与不见,二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55.html